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草莓匍匐茎尖组织培养与脱毒苗生产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草莓新生匍匐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无病毒再生植株。每个茎尖每30 天以1∶10~12 的增殖倍数进行繁殖,经过6~8 代的继代培养,每个茎尖可生产6000~8000 株脱毒苗。草莓组培苗经过瓶内生根、驯化,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 以上。
作者
杭玲
潘颖南
黄卓忠
苏宾
程汤
潘连富
机构地区
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6期319-320,共2页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草莓
组织培养
繁殖系数
脱毒苗生产
匍匐茎尖
分类号
S668.403.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90
1
董晓颖,李培环,王然,刘成连,王永章,孙妮妮.
哈尼草莓叶片诱导再生植株及快速繁殖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21(3):234-237.
被引量:2
2
吴雪梅,汤浩茹,文国琴,李燕.
不同培养条件对‘丰香’草莓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1(5):657-659.
被引量:28
3
梁贵秋,唐燕梅.
草莓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广西热带农业,2004(6):8-9.
被引量:26
4
牛红云,王荃,薛贵彬,胡国富,胡宝忠.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茎段组织培养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5):542-545.
被引量:6
5
董淑英,于秋华,岳文辉,崔潇.
不同品种草莓脱毒效果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6):36-37.
被引量:4
6
徐培文,孙慧生,孙瑞杰,张培歧,张崇义,张春仁.
脱毒大蒜速繁途径探讨和良繁体系的建立[J]
.中国蔬菜,1993(5):9-13.
被引量:11
7
何新民,何红,曾慧,杨秀琴,王天算,何为中,李松.
利用生物技术快繁甘蔗良种的研究[J]
.甘蔗(福建),1994,1(4):3-7.
被引量:17
8
牛健哲,薛光荣,丛佩华,杨振英,史永忠.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苹果新类型[J]
.果树科学,1994,11(1):1-4.
被引量:10
9
潘超,黄文江,张小平,阚显照,李晓红.
草莓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5,22(2):27-29.
被引量:15
10
许智宏.
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工程[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3):228-24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7
1
马崇坚,廖佩颖.
草莓叶柄和叶片的组织培养[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41-3842.
被引量:10
2
郑晓峰.
草莓组培育苗外植体的选择及茎尖组培快繁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08,37(6):58-60.
被引量:8
3
陈晓流,崔美,陈学森,彭福田.
草莓新品系妙紫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2,44(5):17-19.
被引量:5
4
郭朋伟,高晔华,高日,吴荣哲.
“贝吉佳”草莓脱毒苗增殖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3(10):110-113.
被引量:5
5
夏瑾,赵密珍,孟宪凤.
宁玉草莓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4,26(3):16-17.
被引量:12
6
伊华林.
我国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概况[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1,21(3):279-284.
被引量:14
7
罗静静,张亚飞,彭福田.
‘妙香7号'草莓茎尖培养及其效果评价[J]
.中国果树,2016(5):57-60.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焦志华,唐伟,刘亚辉,郭凯,战世琳,彭丹玲.
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现状及新技术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5):41-42.
被引量:2
2
彭邵锋,陈永忠,王湘南,王瑞,马力,陈隆升.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J]
.湖南林业科技,2010,37(6):32-38.
被引量:23
3
辛宝英,宋洪文,王晓岚,尹美善,周鑫.
绿巨人工厂化育苗及养护的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17-18.
被引量:1
4
李永欣,王义强.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概述[J]
.江苏林业科技,2005,32(3):44-46.
被引量:16
5
傅德明,余宏斌,付琼玲,周达伟.
蕌头一步成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中国种业,2006(6):39-40.
被引量:2
6
王瑞,陈永忠.
油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进展[J]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5):63-66.
被引量:24
7
余道平.
经济植物繁殖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6,24(4):87-91.
被引量:7
8
刘欣,薛金芝,赵丹,裴崎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
.吉林林业科技,2007,36(3):8-10.
被引量:8
9
郑晓峰.
草莓组培育苗外植体的选择及茎尖组培快繁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2008,37(6):58-60.
被引量:8
10
范昭鹤.
富贵竹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6-17.
被引量:1
1
杨立群,王平,梁安兰.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08-108.
被引量:1
2
孙敏杰,张艳秋,张晓燕,张天静,温健.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36):141-143.
被引量:6
3
梁凤龙.
几种草莓优良品种的组培快繁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研究[J]
.现代园艺,2013,36(20):23-23.
被引量:5
4
孙永平,高年春,张琼,乔湘卫.
红颊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63-64.
被引量:13
5
刘维,党聪,孟庆庆,郭建安,郝蕊平.
草莓优良品种的组培快繁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研究[J]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5(7):51-52.
被引量:1
6
刘春颖,孙伯铮,冉学忠.
图德拉草莓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2-122.
被引量:5
7
瞿小杰,角艳蕊.
两种草莓的茎尖组织培养[J]
.北京农业(上旬刊),2015(8):54-54.
被引量:1
8
陈英,张西英.
红颜草莓离体培养技术初探[J]
.新疆农垦科技,2015,38(5):55-57.
被引量:1
9
孙瑞芬,李天然,李堃,石慧芹,张颖力,贾利敏.
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2,17(4):49-53.
被引量:26
10
赖小芳,项玉英,王伯诚,陈银龙.
草莓红颊的组培快繁与扶苗移栽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2013,54(3):264-265.
被引量:4
广西农业科学
199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