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喻”的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传统解释是:内心困惑,思虑堵塞,之后才能有所作为;焦虑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发于声音,人们才会了解他。把“作”解释为“有所作为”,把“喻”解释为“别人了解”。每次执教到此处,我颇觉这样解释有误,文理似有不通。
作者
王小菊
机构地区
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中学
出处
《学周刊(下旬)》
2009年第10期43-43,共1页
Learning Weekly
关键词
“作”
“喻”
辨析
文学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刘齐晋.
都是标点惹的“祸”[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0(12):44-44.
2
张宗贤.
我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J]
.课外语文(下),2013(8):140-140.
3
李妮妮.
架起学生与孟子之间的桥梁[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0(7):39-40.
4
蒋礼斌.
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处注释的质疑[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7(6):85-85.
5
徐丹旗,蔡守华(指导教师).
我最讨厌的一篇课文——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J]
.作文通讯,2011(11):23-23.
6
胡建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处标点质疑[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2(11):35-35.
7
李志龙,赵大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9(4):40-44.
8
马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点注释商榷[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8):102-102.
9
张秀宽.
逆境造就人才吗?——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观教育[J]
.赤子,2015(6Z).
10
程立海.
投入[J]
.上海教育,2004(10S):62-62.
学周刊(下旬)
200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