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读者反应批评:对读者的多重解读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读者反应批评家对"读者"的不同定义反映了他们在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吉布森与里法泰尔强调文本的客观性及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规定性,采用的仍是结构主义方法;伊瑟尔向前迈进了一步,强调读者主动参与制造文本的意义,是作品的共同创造者;费什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他认为阅读是体验,而不是对文本意义的解释;而卡勒则把制定理论的任务放在了首位,把具体的批评阐释放到了从属地位;而针对现实读者展开的实证研究,因其采用的定性定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可为文学研究的某些领域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答案。
作者 路静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6-217,190,共3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中国艺术研究院乌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1989年版,第50,26,97,120-121,122,35,187,10页.
  • 2Wolfgang Iser: The Implied Reader: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年版,第蚵页.
  • 3[联邦德国]W.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李宝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46页.
  • 4[联邦德国]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369页.
  • 5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第62,59,60,81页.
  • 6[德]布斯曼(Bussmann,H.).《语言与语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 7[俄]瓦.叶.哈利泽夫/著,周启超王加兴黄玫夏忠宪/译,《文学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161页.

同被引文献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