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松扁叶蜂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松扁叶蜂在河南省的发生与危害规律,提出了监测调查办法与综合防治技术,为松扁叶蜂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
胡志勇
陈新会
王红敏
汤雷
梁爱晓
机构地区
河南省栾川县城关镇农业服务中心
河南省栾川县林业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1年第8期129-130,共2页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松扁叶蜂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
杨有乾.河南森林昆虫志[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84
1
何贵友,付觉民,高富先,李志强.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控制技术[J]
.河南林业科技,2005,25(2):53-54.
被引量:11
2
杨俊华.
白僵菌防治桃蛀螟试验[J]
.江西林业科技,2005,33(4):26-26.
被引量:3
3
洪宜聪.
竹小斑蛾防治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53-54.
被引量:9
4
毕华明,张海,潘湘海,朱晓青.
两种线小卷蛾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2006,21(1):81-82.
5
史胜利,徐正会.
云南松害虫分类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1):35-43.
被引量:6
6
戴普灿,孙道枢,邵登坤,周蓉,李学春.
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3):33-35.
被引量:13
7
李桂香.
华坪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及危害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A02):154-156.
被引量:3
8
赵仁友,江土玲,徐真旺,陈德良,吴智敏,杨少丽.
丽水山区竹子害虫种类调查与为害评估[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4):58-63.
被引量:10
9
马建鹏,涂国信,孔暄,和瑞花,王卫国.
梨豹蠹蛾防治技术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6,25(6):28-30.
被引量:1
10
曾彩云,王兰新,余东莉.
乌桕大蚕蛾的人工养殖技术[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78-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杨涛,杜娟.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J]
.四川林勘设计,2007(3):59-61.
被引量:1
2
党政武,周书剑.
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10,34(3):44-46.
被引量:12
3
王忠民.
松扁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3):110-111.
被引量:2
4
汪文俊,邹运鼎,鲍周明.
高效氯氰菊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11-111.
被引量:4
5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55-56.
被引量:3
6
段淑娟,徐强,徐云.
不同药剂防治栗瘿蜂的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82-182.
被引量:1
7
王世琦,王一州,郭印,刘娜.
防治桃树潜叶蛾的田间药效筛选试验[J]
.现代园艺,2013,36(17):10-11.
被引量:3
8
杨实娃,杨振虎,周永良,周根强,孙峰,屈驰,陈金良,程发虎,党健康.
不同药剂防治松阿扁叶蜂药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28-128.
被引量:4
9
李兵,刘艳玲.
淄博市鲁山林场松阿扁叶蜂发生与防治[J]
.林业实用技术,2014(1):41-42.
被引量:2
10
刘晓惠,周根强,屈驰.
对商州区松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J]
.农技服务,2014,31(4):58-5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新峰,孙冬迎,杨会玉.
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的田间药效[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7):131-132.
被引量:1
2
星桂英.
云杉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J]
.林业科技情报,2019,51(1):22-2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毛寿山.
云杉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方法[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0(1):63-63.
2
谢显彪,孟继枝,沈云峰,尹晓青,王振勇,姜吉维,陈星建,鲁凤书,杨丽萍,赵国安.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评价[J]
.农学学报,2024,14(7):18-23.
1
邵士瑞,刘云翠,徐吉良,孙恩勇,孙井泉.
浅议庄河市松扁叶蜂发生规律及药物防治技术[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40-41.
被引量:1
2
朱兰芳,倪新军,王春梅.
松扁叶蜂在野河林区防治方法[J]
.陕西林业,2005(5):36-36.
3
王新花,刘和俊,贾传金.
松扁叶蜂卵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7(3):264-268.
被引量:2
4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汤雷,梁爱晓.
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55-56.
被引量:3
5
程兰生,储跃进.
松扁叶蜂的危害及防治[J]
.安徽林业,2002(3):17-17.
被引量:1
6
刘静,孙启温,庞献纬.
松扁叶蜂生物学及防治效益综合评判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1990,20(2):38-41.
被引量:10
7
彭兴龙,王文林,郭民生,张斌强,郭焕正.
松扁叶蜂的危害与防治[J]
.森林病虫通讯,1999,18(1):17-18.
被引量:3
8
包桂和,张美丽,代玉冰.
桦南县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初报[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47-48.
9
郝丽兰.
油松松扁叶蜂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J]
.陕西林业,2010(3):43-43.
被引量:2
10
刘静,刘昆.
松扁叶蜂种群变动指数灰色预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1(2):16-18.
绿色科技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