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跃入人们的眼中。如今,异质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已经不能简单的等同为文化的殖民与侵略了,我们应该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文化碰撞、融合。本文主要探讨在这样一个跨文化传播时代,如何做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
作者
张昊
徐健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闻世界》
2011年第8期322-323,共2页
News World
关键词
全球化
跨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汪明香.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13-17.
被引量:8
2
马威.
民间构建“新民族主义文化”之路——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文化传播[J]
.国际新闻界,2008,30(9):5-9.
被引量:7
3
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6.
4
陈昕.努力提高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N].《文汇报》,2002年1月11日第1?11版.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李飞.
西方媒体人类学研究简述[J]
.社会科学,2006(12):105-112.
被引量:15
2
陈建男.
全球化语境下以舞剧打造地方形象的内在矛盾──论《云南映像》、《风中少林》与地方营销[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89-91.
被引量:3
3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
[美]赫茨菲尔德.《人类学观点:惊扰权力和知识和结构》,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6页.
5
郭镇之.《全球化趋势与东北亚三国的传播策略》,尹鸿,李彬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
6
[英]汤林森著 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0页.
7
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参见《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210~211页.
8
(荷)冯·皮尔森(VanPeursen,C.A.)著,刘利圭等.文化战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
王德胜.
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的陷阱[J]
.理论参考,2002(3):24-2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5
1
包霄林,戚鸣.
试探我国原创文化发展与传播方式问题[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5):128-132.
2
陈力丹,王辰瑶.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6,28(1):16-21.
被引量:4
3
陈力丹.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
.新闻界,2006(1):4-8.
被引量:6
4
陈力丹.
200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2个新鲜话题[J]
.新闻传播,2006(3):4-10.
被引量:5
5
刘娟.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任重道远——以中法文化年为例[J]
.东南传播,2010(1):43-45.
被引量:1
6
马威.
嵌入理论视野下的民俗节庆变迁——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中国畲乡三月三”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38-43.
被引量:24
7
罗坤瑾.
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以贵州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2(2):48-53.
被引量:10
8
曲慧敏.
论多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J]
.思想理论教育,2012(13):34-39.
被引量:7
9
姜一春,蒋雯,李阳,冯兴刚.
论武术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心态[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44-49.
被引量:2
10
温晨晨.
“媒介帝国主义”——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J]
.西部广播电视,2014,35(5):13-13.
1
黄倩妮.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跨文化传播研究[J]
.新闻世界,2009(6):131-133.
被引量:1
2
乌日嘎木拉.
旅游宣传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呼伦贝尔市为例[J]
.新闻论坛,2015,29(6):131-132.
被引量:2
3
杨钦.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
.大江周刊(论坛),2013(9):6-6.
4
卢芳.
文化碰撞与文化转型——中西方近代报刊缘起之比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6-79.
被引量:2
5
赵志刚,张鹏飞.
我国军事对外宣传跨文化传播策略[J]
.对外传播,2010(12):33-34.
6
孙蕊.
论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塑造[J]
.魅力中国,2014(23):293-293.
被引量:3
7
曾洁.
从语言、教育论网络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
.青年文学家,2012,0(10X):229-229.
8
金秋月.
中国品牌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J]
.中国科技博览,2009(5):242-242.
被引量:1
9
高敏.
《爸爸去哪儿》来了之后[J]
.中国新闻周刊,2015,0(35):56-58.
10
刘芳男.
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
.新闻世界,2012(5):202-203.
被引量:3
新闻世界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