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刑事诉审合意现象之透视——以撤回公诉和无罪判决为样本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刑事诉审合意之实践样态我国刑事审判在法律层面基本确立了控辩双方平等、法院居中裁判的等腰三角形诉讼结构。但在实践层面,公诉机关与审判机关(具体为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与法官)却表现为“天然的同盟者”。双方除了依照法律在法庭上各司其职外,还经常性地在法庭外就个案处理进行非正式的交流和沟通,希冀就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及程序性问题达成共识.笔者称其为刑事诉审合意现象。
作者
吴小军
董超
机构地区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66-69,共4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刑事审判
无罪判决
撤回公诉
合意
样本
法律适用
等腰三角形
程序性问题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78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汪海燕.
论刑事程序倒流[J]
.法学研究,2008,30(5):129-138.
被引量:79
2
卞建林,孙锐.
诉审关系论辩——兼论对诉审关系异化的程序性抑制[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5):524-529.
被引量:12
3
左卫民.
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以证据案卷为重心[J]
.法学研究,2007,29(6):94-114.
被引量:90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左卫民,马静华.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J]
.中国法学,2005(6):164-176.
被引量:120
2
左卫民,赵开年.
侦查监督制度的考察与反思——一种基于实证的研究[J]
.现代法学,2006,28(6):146-157.
被引量:80
3
左卫民.
规避与替代——搜查运行机制的实证考察[J]
.中国法学,2007(3):114-125.
被引量:58
4
[英]麦高伟 威尔逊 姚永吉译.《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以下.
5
[日]西原春夫 李海东译.《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M].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第258页.
6
[英]丹宁.《法律的训诫》[M].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7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2页、863页.
8
[德]托马斯·魏根特 岳礼玲 温小洁.《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9
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337页
10
[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第453页,第179页,第478页,第179—180页.
共引文献
178
1
纵博.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条款的效力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6):107-124.
被引量:1
2
金石.
“案—件比”正向辐射下补充侦查制度的结构转型与发展[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162-176.
被引量:6
3
丰怡凯.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行中对审判中心的偏离与回归[J]
.盛京法律评论,2021(2):125-148.
4
赵慧莹,王洪军.
公安机关刑事案卷程序价值研究[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2,34(5):87-92.
5
郭晓雨.
行政执法的技术治理逻辑——基于对执法案卷制作的“行为—过程”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21-36.
被引量:3
6
曾元君.
性侵被害人作证程序的完善——澳大利亚性侵法律的改革实践[J]
.人大法律评论,2022(1):275-308.
7
卞建林,李艳玲.
论我国补充侦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5(1):1-14.
被引量:5
8
郑礼周.
职务犯罪案件退回补充调查制度研究——以程序倒流为视角[J]
.法大研究生,2019(2):137-150.
9
谢澍.
“认知交互”与“偏见阻断”——刑事庭审实质化的理性认知进路[J]
.当代法学,2023,37(1):135-148.
被引量:8
10
李怡.
以卷宗为基础的高批捕率——由批准逮捕看我国的侦察监督方式[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48-50.
同被引文献
52
1
李昌盛.
从判决风险连带到审判结果中立[J]
.刑事法评论,2019(1):435-486.
被引量:3
2
向燕.
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
.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1
3
徐静村,谢佑平.
刑事诉讼中的诉权初探[J]
.现代法学,1992,14(1):6-10.
被引量:49
4
翟学伟.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
.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被引量:512
5
杨宗辉.
论我国侦查权的性质——驳“行政权本质说”[J]
.法学,2005(9):15-22.
被引量:34
6
卞建林,孙锐.
诉审关系论辩——兼论对诉审关系异化的程序性抑制[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5):524-529.
被引量:12
7
何远琼.
站在天平的两端 司法腐败的博弈分析[J]
.中外法学,2007,19(5):564-586.
被引量:14
8
郭欣阳.
冤案是如何发现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6):90-97.
被引量:18
9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10
南英.《切实加强司法人权保障不断提高刑事司法水平》,《人民法院报》,2012年4月18日.
引证文献
5
1
李昌盛.
从判决风险连带到审判结果中立[J]
.刑事法评论,2019(1):435-486.
被引量:3
2
张燕龙,方玉.
刑事一审“隐性”超审限之反思[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5,30(4):70-77.
被引量:1
3
杨妮,付想兵,刘轩.
审判中心视角下撤回起诉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人民司法,2019(16):22-26.
被引量:2
4
吴小军.
庭前会议的功能定位与实践反思--以B市40个刑事案件为样本[J]
.法学杂志,2020,41(4):132-140.
被引量:7
5
张英哲.
撤回公诉中证据不足案件的责任汇集、卸除与再分配——以司法领域卸责理论为视角[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1):79-8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乔溪.
审限中断制度运行的变异及矫正——以民事一审案件为样本[J]
.东南司法评论,2018,0(1):117-134.
被引量:1
2
贾志强.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6):155-174.
被引量:14
3
多甜甜.
庭前会议运行机制改革实证研究——以庭审实质化与繁简分流为研究视角[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1(1):10-13.
4
李小猛.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异化及其因应--以证据展示和调取及争点整理功能为中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2):109-115.
被引量:2
5
肖瑞.
我国庭前会议功能的完善——以2021年《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参照[J]
.克拉玛依学刊,2023,13(2):98-103.
6
顾浩然.
检察院撤回起诉的法理探讨与制度重建[J]
.西部学刊,2023(13):146-149.
7
徐明阳.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的发展脉络与难点破解[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5):103-111.
8
李昌盛,任建新.
认罪认罚案件中侦查中心的表征、是非与应对[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2):80-91.
9
张英哲.
撤回公诉中证据不足案件的责任汇集、卸除与再分配——以司法领域卸责理论为视角[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1):79-87.
10
方锁柱.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设计和实践运行的偏差与校正[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4,33(3):54-65.
被引量:1
1
张军.
审控辩应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格局[J]
.内部文稿,2002(4):13-14.
2
胡祥甫,赵青航.
"等腰三角形"的诉讼构造何时成为常态?[J]
.民主与法制,2016,0(1):22-24.
3
周洁.
庭审公平:法官中立,控辩平衡[J]
.中国审判,2016,0(8):15-17.
4
唐慧彬.
抓捕[J]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2012(5):31-32.
5
关今华.
也谈“检察监督的改造”和完善[J]
.福建法学,2001,0(3):54-58.
6
刘根菊.
刑事和解的模式及相关问题研究[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8,23(5):47-55.
被引量:6
7
王瑞雪.
美国行政规则制定的听证制度[J]
.公法研究,2014,13(1):301-326.
被引量:1
8
王日新,谢楚荣.
突出信访重点 切实为民解难[J]
.人民之声,2005,0(7):38-38.
9
腐败人员外逃和犯罪资产流失仍是中国反腐难点[J]
.晚霞,2006(5):26-26.
10
谷荣.
浅析职务侵占罪中的“职务上的便利”[J]
.经营管理者,2011(22):166-166.
人民司法
2011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