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概述了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学科发展情况,论述了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措施,探讨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作者
张文明
姚大年
郑文寅
崔文礼
汪凤莲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关键词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1
王建华,刘为民.
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2):45-46.
被引量:40
2
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被引量:23
3
高荣岐,张春庆,李艳萍,李涛.
高校种子专业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22-23.
被引量:3
4
闵华,周晓舟,梁庆平,黄少军.
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法制与经济,2008,17(8):87-8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何元强,周晓舟,梁庆平,周晓欢,韦明军,覃国森.
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
.河南农业,2007(18):4-4.
被引量:4
2
王环.
互动教学法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3(S2):178-180.
被引量:21
3
张义勇,李艳萍,于海成.
基于行业需求的园林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园艺系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07-7308.
被引量:10
4
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被引量:23
5
楼群英.
基于SWOT分析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决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80-83.
被引量:15
6
盖国强.
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创新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2(9):7-9.
被引量:10
7
陈万明,赵新华.
我国普通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3(2):12-16.
被引量:5
8
李保同.
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被引量:27
9
王建华,刘为民.
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2):45-46.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55
1
李志敏,杨秋云,白磊,刘明景,王红献,王爱东.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种子学》教学改革初探[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99-201.
被引量:4
2
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被引量:23
3
高洪波,张广华,吴晓蕾,李敬蕊,李守勉,李政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4):112-115.
被引量:14
4
闵华,周晓舟,梁庆平,黄少军.
高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法制与经济,2008,17(8):87-88.
被引量:5
5
高荣岐,张春庆,李艳萍,李涛.
高校种子专业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22-23.
被引量:3
6
钱虎君,郑安俭,赵楠楠,张红生.
种子产业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
.种子科技,2010,28(2):1-4.
被引量:7
7
舒英杰,时侠清,王丽华,何克勤,程昕昕,牟筱玲.
种子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1):15-17.
被引量:1
8
姜振峰,刘志华,王振华.
种子科学体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0(7):46-48.
被引量:8
9
张玲丽,宋喜悦,马守才.
种子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75-75.
10
胡群文,张文明,郑文寅,姚大年.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59-16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7
1
李春生,叶元林,张小惠,毛一剑,孔宪琴.
论新时期大型种业公司人才战略[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4):11-13.
被引量:5
2
蔡则祥,刘海燕.
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79-80.
被引量:119
3
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被引量:23
4
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部发行)[z].安徽农业大学,2012.
5
高荣岐,张春庆,李艳萍,李涛.
高校种子专业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22-23.
被引量:3
6
周明圣,蒋平.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J]
.继续教育,2009,23(5):30-32.
被引量:2
7
李长健,乐明凯,罗洁,吴薇,李剑锋.
WTO规则下我国种子产业支持策略分析[J]
.中国种业,2009(12):5-8.
被引量:1
8
钱虎君,郑安俭,赵楠楠,张红生.
种子产业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
.种子科技,2010,28(2):1-4.
被引量:7
9
赵小明,王永平,刘良峰,叶萍,丁洁玉,王雪生,段美萍,包月红.
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J]
.中国种业,2010(11):31-32.
被引量:3
10
时侠清,张子学,舒英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策略[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4):57-6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胡群文,张文明,郑文寅,姚大年.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59-161.
被引量:11
2
王州飞,张红生.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种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
.中国农业教育,2013,14(3):41-43.
被引量:9
3
杨重军.
聊城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规划与建设[J]
.中国种业,2013(6):28-30.
被引量:2
4
张文明,常成,郑文寅,张海萍,高灿红,胡群文,王昌初,姚大年.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364-366.
被引量:7
5
姜龙,陈殿元,于海燕,刘玉兰,杨祥波,包岩,杨波.
地方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9):274-27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楼珏,岳高红.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37-2339.
被引量:2
2
任燕萍,石书兵,葛杰,苏豫梅.
生物技术引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
.中国种业,2013(5):15-16.
被引量:1
3
董永彬,赵亚丽,席章营,李玉玲.
新形势下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582-11583.
被引量:7
4
谭雪兰,朱红梅,张坤,包春红.
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317-319.
被引量:4
5
李志新,张文英,刘章勇,段洪波.
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农业教育,2014(3):79-81.
被引量:13
6
郑跃进,王黎明,孟超敏,王翠玲,张富厚,李雪林,王林生.
现代种业发展与我国创新型种业人才培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种业,2014(8):6-8.
被引量:5
7
郑跃进,孟超敏,王黎明,王翠玲,张富厚,李雪林,王林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3):123-126.
被引量:4
8
周敏,黄福华.
基于大规模定制思想的应用型物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实践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7):247-250.
被引量:6
9
董永彬,吴连成,赵亚丽,李玉玲.
多媒体技术在《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3):240-241.
被引量:2
10
蒋培红,葛仕豪.
兽医临床诊断学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探索[J]
.高教学刊,2015,1(22):111-112.
被引量:4
1
郑跃进,孟超敏,王黎明,王翠玲,张富厚,李雪林,王林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种子,2015,34(9):128-131.
被引量:7
2
张桂莲,唐启源,张海清.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88-89.
被引量:5
3
时侠清,张子学,舒英杰.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策略[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4):57-60.
被引量:15
4
冯万军,杜慧玲,贺立恒,冯伟.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5(4):70-73.
被引量:13
5
张桂莲,张海清,唐启源.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3):92-93.
被引量:5
6
江绪文,李贺勤.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823-8824.
被引量:11
7
牛娜,马守才,海江波,张改生,王军卫.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改革与创新[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4):152-156.
被引量:2
8
郑跃进,孟超敏,王黎明,王翠玲,张富厚,李雪林,王林生.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3):123-126.
被引量:4
9
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
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
被引量:23
10
李涛,尹燕枰,张春庆,苏郡,尹昌美.
就业工作视角下种子专业“个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225-22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