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三代诗”的反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大展"正式涌入诗坛的第三代诗人以"非非主义"、"他们文学社"、"莽汉主义"为代表,其希望通过"反崇高""反意象"等方式反抗作为权力话语中心的传统文化,从而建立起一种更恰当的诗歌言说方式。第三代诗人的诗歌实验让我们在朦胧诗之后看到了一种带有明显对抗性、反叛性、消解性特征的文化的诞生,但是,当其将解构推向极端之时,又不可避免地引发出了新的"文化危机"。
作者 杨扬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3-145,共3页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新时期四川文学的思想资源和美学动态"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SA06054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陈旭光编.《快餐馆里的冷风景-诗歌诗论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 2尚仲敏 谢冕 唐晓渡主编.《反对现代派》[A].谢冕、唐晓渡主编.见《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选》[C].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 3于坚.《传统、隐喻与其他》[J].诗探索,1995,.
  • 4西川.《90年代与我》,《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 5罗伯-葛里耶语,见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13页.
  • 6郑敏.中国新诗八十年反思[J].文学评论,2002(5):68-73.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