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商丘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的技术条件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商丘市夏季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特征、人工增雨作业时段、作业区域等方面,结合增雨作业的时间和效果,分析了适合增雨作业的天气条件、物理条件和雷达回波条件,利用雷达的速度方位风廓线产品预测回波移动影响区域,为最大限度提高作业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
刘文新
机构地区
商丘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6期163-164,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夏季
人工增雨
商丘市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
1
孙杰,孙民,王海翔,晁保健.
商丘市人工增雨潜力及效益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79-708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唐林,王治平,丁岳强,张中波.
湖南省柘溪水库流域空中水汽资源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J]
.气象,2006,32(5):29-34.
被引量:19
2
向华,周月华,王海军.
湖北省空中水资源分析[J]
.暴雨灾害,2007,26(2):134-138.
被引量:22
3
杨保东,银燕,段英,等.河北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C].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2006.
4
瞿羽.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的改进[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共引文献
5
1
吴俊祥.
商丘旱作农区云水资源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29-7430.
被引量:4
2
吴俊祥.
商丘市降水特征及增雨潜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9-9880.
被引量:1
3
高搬权.
人工增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环境与发展,2013,25(4):6-8.
被引量:1
4
罗兆威.
乐山市降水特征及人工增雨影响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242-244.
被引量:2
5
李柯星.
商丘云水资源分析及增雨效益评估[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163-1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方红远,甘升伟,余莹莹.
我国区域干旱特征及干旱灾害应对措施分析[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25(5):16-19.
被引量:15
2
冯晔,张建华,包额尔敦嘎,王东,李淑兰,张桂华,高玉华,高丽辉,杨凤玲,王春雷.
高温、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6):38-39.
被引量:29
3
赵钢,周长征,姜永征,刘庆民.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268-269.
被引量:57
4
李建强,郭兰,张晓妍,马芳.
浅谈干旱灾害对灵宝市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128-128.
被引量:7
5
张志薇,王式功,尚可政,陈磊,王宏斌,陈晓燕,王敏珍.
华中地区近50年高温事件及大气环流成因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7(2):50-55.
被引量:26
6
王宗光,郑学山,鲁丹,于金源,徐太安.
2010年4月21日潍坊人工增雨作业及效果分析[J]
.山东气象,2011,31(2):31-33.
被引量:5
7
徐联.
干旱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2):201-203.
被引量:17
8
张晓华,高云,祁悦,傅莎.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结论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的影响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10(1):14-19.
被引量:85
9
李纵横,李崇银,宋洁,谭言科,黎鑫.
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日数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20(5):511-522.
被引量:25
10
李帝宏.
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中的重要作用[J]
.南方农业,2015,9(27):207-20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王碧波.
南充市干旱灾害特征分析及人工增雨抗旱策略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18):47-49.
被引量:4
2
王兵.
新乡市高温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人工增雨对策[J]
.黑龙江粮食,2023(8):39-41.
被引量:3
3
时凯楠.
高温干旱天气对定南县农作物的危害及人工增雨措施[J]
.河北农机,2024(16):142-14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邹纯丽.
乌兰察布春季干旱对农牧林果的影响及抗旱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J]
.智慧农业导刊,2023,3(15):61-64.
被引量:1
2
訾倩倩.
干旱对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
.南方农业,2023,17(24):92-94.
3
刘香萍.
敦煌市干旱灾害统计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2023,13(12):307-309.
4
焦扬.
磴口县高温干旱天气特征及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4(4):38-40.
5
孟根吉如和.
干旱灾害对乌审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防灾减灾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2024,14(2):289-291.
6
刘建明.
南平市建阳区高温干旱灾害统计分析及人工增雨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2024,14(6):302-304.
1
薛建平.
新建县组织联合收割机北上跨区作业[J]
.江西农业,2011(3):43-43.
2
靳明峰.
白瓜籽覆膜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13):4-4.
3
黄淑兰,王世发,孙晖.
土壤的物理条件对甜菜生长的影响[J]
.中国甜菜糖业,2008(3):40-42.
被引量:1
4
黄淑兰,岳国臣.
土壤物理条件对甜菜生长的影响[J]
.甜菜糖业通报,1992(2):50-53.
5
刘美华.
白瓜籽覆膜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21):5-5.
6
李桂娟,徐加升.
白瓜籽覆膜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9):18-18.
7
李肇南.
三明市人工增雨作业思考[J]
.水利科技,2005(2):7-8.
被引量:1
8
耿禄,周宝祥.
自走式高速插秧机应用技术全过程的跟踪调查[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7):70-70.
9
葛烨.
新疆兵团马铃薯区域规模化种植适宜性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3):77-79.
10
王吉宏,张维全,班显秀,刘伟红,姚展予.
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60-4562.
被引量:7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