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神性遇见现代性——迟子建论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长远的历史进程来看,现代性对神性的冲击作用具有所史的必然性,望远镜的发明不仅没有巩固上帝的地位,相反它的到来粉粹了我们对于神的信念,神话也随之渐渐祛魅。不过神性仍蛰居在我们内心最隐蔽的一角,使“善根”可以照常生长,这也是心灵的真实。
作者 申霞艳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11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课题(GD10YZW10)成果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苏童.关于迟子建[J].当代作家评论,2005(1):55-56. 被引量:108
  • 2王安忆 张新颖.《王安忆眼中曲当代作家》[J].西部华语文学,2007,.
  • 3[法]波德菜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5页.
  • 4[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1页.
  • 5[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1页.
  •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龊人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
  • 7迟子建.温情是寒夜尽头的几缕晨曦[J].长篇小说选刊,2005,0(2):261-262. 被引量:2
  • 8[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彭刚棱,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 9方守佥、迟予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见《疯人院的小磨盘》,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页.
  • 10[德]诺瓦利斯.《花粉》,见《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刘小枫编,林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共引文献210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