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建构主义与案件事实的认定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类认识活动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还体现为不同认识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建构主义者更强调这种主体间性。诉讼认识活动具有回溯性、时限性等特点,并处于规范的司法程序框架之中。案件事实的认定过程并非是裁判者依职权认定事实的"独角戏",也体现为控、辩、审等不同诉讼参与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案件事实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以多元诉讼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为基础。案件事实的理性建构需要以证据裁判为基础,以自由心证为证据评价原则,以举证、质证、认证等科学证明程序为建构过程。
作者 尚华
机构地区 北方工业大学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6-89,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控辩审互动中的质证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0YJC820090)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 2李力,韩德明.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J].法学研究,2002,24(5):3-23. 被引量:50
  • 3章国锋.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哈贝马斯访谈录.东方,2001,(04).
  • 4[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刘迪,张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4.

二级参考文献33

  • 1谢晖.事实之为诠释学法学的对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1,22(4):46-57. 被引量:7
  • 2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J].现代法学,1996,18(6):4-30. 被引量:162
  • 3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J].中国法学,2002(1):24-38. 被引量:78
  •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以下.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6[德]哈贝马斯 曹卫东 付德根.《后形而上学思想》[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第8页.
  • 7[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3、45页.
  • 8波斯纳 苏力译.《法理学问题》[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9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 10[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207页.

共引文献153

同被引文献73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