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叙事手法的空间转向:来自社会空间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迄今为止的叙事学理论大都重视对时间的研究,忽视叙事中的空间作用。社会理论对空间问题的关注,为教育叙事空间化研究提供契机,更是为教育叙事手法的空间转向提供直接的借鉴。
作者
赵萱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4,共3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社会空间
叙事教育叙事
空间转向
分类号
G40-0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15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潘泽泉.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一项学术史的视角回顾与考察[EB/OL].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816&ArticlePage=2.
2
李春敏.
近年来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综述[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26(3):121-125.
被引量:5
3
王晓磊.
“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
.理论与现代化,2010(1):49-55.
被引量:34
4
齐美尔.空间社会学[A].社会是如何可能的[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4-310.
5
叶涯剑.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2005,13(5):73-77.
被引量:59
6
邹阳.
布迪厄的空间理论——读《社会空间与象征力》[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8-20.
被引量:22
7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8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63,196,201,207.
9
Henri Lefebvre, Leszek Kolakowski. Evolution or Revolution, F. Elders ed. Reflex ive Water: The Basic Concerns of Mankind, London: Souvenir, 1974: 199-267.
10
林晓姗.空间:一个批判性的理论视角[EB/OL].http://www.hnshx.com/Article-Show_asp?ArticleID=3811.
二级参考文献
72
1
余章宝.
马克思社会时空观探微[J]
.学术月刊,1998,30(5):20-25.
被引量:12
2
刘奔.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社会时—空特性初探[J]
.哲学研究,1991(10):3-10.
被引量:69
3
吴钢.
论教育学的终结[J]
.教育研究,1995,16(7):19-24.
被引量:130
4
俞吾金.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
.哲学研究,1996(3):11-19.
被引量:67
5
吴启焰,任东明,杨荫凯,舒晓斌.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层次[J]
.人文地理,2000,15(3):1-5.
被引量:31
6
鲁西奇,王凌.
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1(2):36-46.
被引量:30
7
罗志田.
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J]
.历史研究,2002(1):22-40.
被引量:90
8
钱民辉.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9-24.
被引量:8
9
石崧,宁越敏.
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
.地理科学,2005,25(3):340-345.
被引量:92
10
仰海峰.
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24-2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15
1
张颖岚,刘骋.
空间正义视域下城市建成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3(4):16-27.
被引量:2
2
林霖.
文化的守望者与传递者:关于三位小型博物馆馆长的叙事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2):194-256.
3
杨洋,蔡溢,周秋文,杨红梅,吴沛丽,殷红梅.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20,0(1):192-201.
被引量:19
4
高皇伟.
叙事研究方法论与教育研究:特征、贡献及局限[J]
.教育发展研究,2020,40(4):24-31.
被引量:8
5
曹能秀,吕进锋,王凌.
云南边疆文化互动态势与动力机制探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3(1):63-72.
被引量:1
6
郭安吉.
养老机构空间与老年人照护变迁的研究——以上海市民政系统公办Z养老机构为例[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18(2):108-139.
7
郝亚楠.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实践的信息化[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S02):27-30.
被引量:2
8
杨鹍飞,吴慧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路——以城市权利为视角[J]
.中国民族学,2018(2):13-23.
9
林晓珊.
空间生产的逻辑[J]
.理论与现代化,2008(2):90-95.
被引量:33
10
汪毅,何淼.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研究的逻辑与脉络[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5):41-4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4
1
余欣欣,郑雪.
离异家庭初中生应激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7(9):69-74.
被引量:12
2
董文桃.
论日常生活叙事[J]
.江汉论坛,2007(11):135-138.
被引量:42
3
王学举.
农村背景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基于两位农村大学生的个案研究[J]
.青年研究,2007(11):16-23.
被引量:15
4
陈向明.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J]
.教育研究,2008,29(5):30-35.
被引量:70
5
傅敏,田慧生.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
.教育研究,2008,29(5):36-40.
被引量:116
6
杨柳新.
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6(4):107-124.
被引量:67
7
孙培军.
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抗争研究[J]
.太平洋学报,2011,19(2):11-20.
被引量:10
8
陈向明.
从一个到全体——质的研究结果的推论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1-7.
被引量:45
9
叶浩生.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J]
.心理学报,2014,46(7):1032-1042.
被引量:321
10
鲍磊.
社会学的传记取向:当代社会学进展的一种维度[J]
.社会,2014,34(5):174-205.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
1
惠霞,周爱保.
向上社会流动的蜗牛模型:基于寒门学子论文致谢的叙事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24(2):127-136.
1
闫力.
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22.
被引量:1
2
田晓伟.
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教育研究,2014,35(5):11-18.
被引量:64
3
刘良华.
教育叙事:一种研究态度[J]
.湖北教育,2008(7):4-6.
被引量:5
4
宋小雅.
运用信息技术 促进数学教学[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06S):157-158.
5
李成蕾.
高效课堂“问”中来[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4).
6
李宁.
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5(11).
7
董静.
让教学昭示生命的活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2):107-107.
8
王力.
怎样使课堂教学“活”起来[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6):90-91.
9
何珊云.
西方课程研究的空间转向及其政策意义[J]
.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8):64-69.
被引量:2
10
蓝蝴蝶.
阿肆 学习、工作给了我更多灵感去写歌[J]
.音乐时空,2013(11X):62-67.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