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模式”需要进行多维度讨论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世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 事实上,今天讨论会选择“中国模式”这个题目是很有挑战性的。李佐军在系统介绍了“中国模式”的概念、内涵、不同解读、存在的争议后,提出了一个经济学的框架,力图从经济维度解释“中国模式”。他提出了一个从成本角度、行为主体角度分析中国模式的初步框架.分析了为什么当前所论的“中国模式”能带来高增长以及为什么不可持续。
出处 《中国发展观察》 2011年第9期25-28,共4页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6

  • 1沈云锁.“中国模式”问题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9):19-28. 被引量:38
  • 2林春.承前启后的中国模式[J].读书,2006(4):71-75. 被引量:11
  • 3李克钦,史伟.“中国模式”还是“中国经验”?[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2):23-26. 被引量:11
  •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6恩里克·凡胡尔.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普遍性与独特性[EB/OL].(2011-10-25)[2013-12 -20 ]. http://eolumn, eankaoxiaoxi, coin/ g/2011/1025/4401, shtml.
  • 7论道中国.BBC网站:欢迎了解新的中国模式[EB/OL].(2012-11-05)[2013-12-20].ht-tp://edurm.cankaoxiaoxi. com/g/2012/1105/14502.Shtml.
  • 8托马斯·海贝勒.中国是否可视为一种发展模式?[M]//俞可平,黄平,谢曙光,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3.
  • 9乔舒亚雷默.为什么要提出"北京共识"?[M]//俞可平,黄平,谢曙光,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8.
  • 10庄俊举."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M]//俞可平,黄平,谢曙光,等.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4-17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