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野草》研究二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的失恋》并非主要传达鲁迅对部分青年的失望,对一种消极现象的不满;也非讽刺"诗哲"徐志摩。鲁迅在该诗中运用的"猫头鹰"等"不常见的名词",在语义指趋上与"百蝶巾"等造成奇特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而且这些"不常见的名词"有冷然、怪异、鬼灵、荒诞甚至于为世俗所讨厌憎恶这一共同特点。在四节诗中的每一节都反复出现的"从此翻脸不理我"等句式,在俏皮新异之下也具有一种"反讽式"的意趣。这都表明:鲁迅的审美理想发生了迁移和变化,一种与典雅、对称、和谐、中庸和崇高的古典审美理想迥异且具有现代特性的新的审美理想出现,昭示着在美学观念上从古典向现代的某种转换。这种新的审美原则在《野草》中已经作为一种主导倾向而存在着。《野草》的写作,起因于鲁迅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全面认识,是其思想处在大搏斗大分裂的冲突状态下,寻求一种新的大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艰难痛苦的关于自我的审视和寻找过程中,由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所构成的现实关系始终是鲁迅关注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现实关系在鲁迅此时的意识观念中又具有了一种崭新的形态,它与自我始终处在一个互为制约、互相冲突的关系中。《立论》并非对某些思想意识的批判,而是鲁迅对这一现实关系重新观察的产物,是鲁迅再次观照自我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试验和探索,在其中深蕴鲁迅悲苦沉厚的人生体味和感受。
作者 李玉明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滨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2-67,共6页 Journal of Binzhou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人之子的绝叫"(06FZW00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M]∥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2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3鲁迅.一觉[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4鲁迅.无声的中国一一二月二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5鲁迅.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M]∥鲁迅全集:第l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6汪晖.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M]∥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 7鲁迅.忽然想到[M] //鲁迅全集:华盖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
  • 8鲁迅.论睁了眼看[M]∥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