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道德回报及其制度化建设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回报是道德生活中的赏善罚恶现象,其实质是实现"德福一致"的重要手段。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理性选择,它是个体道德生长的外部动力,是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的有效途径。实现道德回报要诉求于制度,应重点完善道德回报的评价、保障和反馈制度。
作者
黄雁玲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50,54,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道德回报
德福一致
道德建设
制度化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英]罗素.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葛晨虹.
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
.道德与文明,2001(3):19-21.
被引量:56
5
[德]黑格尔,贺麟.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9.
共引文献
200
1
糜海波.
当代道德教育的方法论[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64-66.
2
张巧艳.
试论新进期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3):56-57.
被引量:2
3
张鸣年.
论道德回应的内涵、根源与培育[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5):40-42.
4
于俊如.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时代感 提高大学生道德建设水平[J]
.青年探索,2002(1):36-38.
被引量:2
5
王初根.
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探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4):23-27.
被引量:3
6
周春晔.
公平对个体道德养成的激励——公平理论的道德践行意义[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69-72.
被引量:2
7
魏洪秀.
当前道德法律化的现实意义[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5):47-49.
被引量:3
8
郎晓东.
道德的经济价值[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3):18-20.
9
余金成.
人性界定与人类发展规律(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84-90.
10
冯春芳.
论行政伦理建设中的制度安排[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7(5):58-6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李建华,周蓉.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J]
.伦理学研究,2002(1):16-20.
被引量:20
2
李树军,李业杰.
道德权利初探[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4):106-112.
被引量:7
3
程立显.
试论道德权利[J]
.哲学研究,1984(8):30-35.
被引量:20
4
张开城.
试论道德权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0(5):7-9.
被引量:6
5
葛晨虹.
建立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机制[J]
.道德与文明,2001(3):19-21.
被引量:56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2004-10-14.
7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98,199.
9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0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0.
引证文献
4
1
卢黎歌,周辉,程馨莹.
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6):47-51.
被引量:5
2
魏长领.
因果报应与道德公正[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6):34-38.
被引量:2
3
魏长领.
道德权利基本内涵探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1):25-29.
被引量:4
4
魏长领.
因果报应与道德公正——因果报应具有必然性吗?[J]
.伦理学研究,2013(5):53-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周仁准.
我国传统社会道德关系的现代嬗变[J]
.理论导刊,2014(2):40-43.
被引量:2
2
王忠春.
传统道德敬畏心态形上建构的思维演进与价值考量——以传统官箴果报文化为主要视角[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52-65.
被引量:1
3
贾雪丽,杨瑞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18(11):139-143.
被引量:3
4
杨书胜,崇维祥.
历史社会学视角下的“差序格局”概念再辨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4(12):103-107.
被引量:4
5
金晔,龙海平.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
.教育评论,2015(6):55-58.
6
廖玉婷.
伦理视域下对现代师生关系现状的浅析[J]
.教师,2016,0(8):77-78.
7
杨建强.
道德权利新探[J]
.理论导刊,2016(9):54-57.
被引量:2
8
李明,宋晔.
神圣性德育的内核、机制与途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5):143-151.
被引量:1
9
侯选明.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情感建构[J]
.甘肃社会科学,2018(2):57-63.
被引量:9
10
金晔.
微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J]
.理论观察,2019,0(5):156-158.
被引量:1
1
李洁琼.
论道德回报[J]
.成功,2011(2):266-267.
被引量:1
2
李爱民.
道德回报及其制度化建设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08(6):152-153.
被引量:1
3
李爱民.
道德回报制度化是知荣明耻的有效途径[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6-17.
4
杨双.
论道德回报[J]
.鄂州大学学报,2003,10(1):9-12.
被引量:2
5
刘东锋.
论“德福一致”在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12):9-11.
被引量:1
6
张鸣年.
论道德回应的内涵、根源与培育[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15(5):40-42.
7
周韵娴.
激发“正能量”:道德回报若干问题研究[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4(5):12-14.
被引量:2
8
黄雁玲.
中国传统道德回报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21-23.
9
庹永.
孟子的德福一致观[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149-150.
被引量:1
10
赵允福.
论道德榜样[J]
.潍坊学院学报,2016,16(1):82-88.
社会科学家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