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弘扬中华文化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两岸文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蕴含的爱国、尚圆、求宗、拜祖、民本、贵和等内涵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两岸同胞的了解,共筑两岸共同的精神纽带,以文化认同促进政治认同,是实现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
李静
机构地区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胡锦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09-01-01.
2
胡锦涛.胡锦涛在会见连战时提出四点建议[EB/OL].http://tw.people.com.en/GB/14810/4302226.html.
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2008-03-01].http://polities.people.com.cn/GB/8198/6429195.htm.
4
侯保龙.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原则与机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3):91-96.
被引量:1
5
彭金发,景云.
关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框架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9):51-54.
被引量:1
6
朱晓琳,成正.
民间交流在两岸关系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79-8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李君如.对“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新思考[N].学习时报,2007-11-19(8).
2
胡锦涛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时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8-06-19(3).
3
陈宏.台湾问题[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17.
4
本报评论员.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已的发展-论学习贯彻胡锦涛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经济日报,2007-12-14(1).
5
盘点2009:两岸关系取得全面进展[EB/OL].(2009-12-30)[2010-05-11].http://news.sina.com.cn/o/2009-12-30/145716856332s.shtml.
6
胡锦涛等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会[EB/OL].http://www.gov.cn/ldhd/2008-12/31/content_1192820.htm,2008-12-31/2010-02-12.
7
台办就2010年两岸经济交流大陆赴台旅游等答问[EB/OL].http://ncws.sohu.com/20100113/n269548159.htm,2010-01-13/2010-02-18.
8
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5/26/content_11438557_1.htm,2009-05-26/2010-02-26.
9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
10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
34
1
刘方军,薛俊丽.
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扩大的负面影响[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54-56.
2
禄德安.
以思想解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助推中原崛起[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39-42.
3
顾杰.
论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17-27.
被引量:4
4
刘伟华,许芸.
医疗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5):86-88.
被引量:4
5
胡洪彬.
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8-13.
被引量:6
6
陆丕昭,张政文.
关于推动两岸建立互信机制的思考[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55-57.
被引量:1
7
叶圣军.
论“后早教时代”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建构[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9):110-112.
8
曹占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J]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42-244.
被引量:3
9
郑少茹.
《论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144-148.
被引量:1
10
陈娟,符文祥,梁向莉.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自考助学教育 促进自考助学和谐发展[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11):30-32.
1
本刊编辑部.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12(5):1-1.
2
郭新和.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J]
.殷都学刊,2006,27(3):84-87.
被引量:7
3
大陆学者:“一国两制”具有丰富内涵[J]
.台湾工作通讯,2014,0(11):14-15.
4
王伟男.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的历史贡献[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23(2):119-119.
5
王中原,潘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35(1):74-77.
被引量:1
6
高勇强,田志龙.
关于企业家参政与中国人大系统改革的思考[J]
.经济前沿,2004(1):49-52.
被引量:3
7
徐庆轩.
“怎么样”问题的再思考(上)——刑事侦查辩证法研究之六[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2):15-18.
8
江泽民.
江泽民致电越共中央总书记黎可漂沉痛悼念范文同同志[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0(18):14-14.
9
和红梅.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J]
.社会主义论坛,2002(2):10-12.
10
杨立宪.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研究[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6(1):70-76.
被引量:2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