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佤族剽牛仪式的体育价值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云南佤族剽牛仪式的体育价值。佤族剽牛仪式具有社会整合价值、维系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的价值、健身与娱乐价值等。
作者
冯强
涂传飞
机构地区
曲靖师范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126,共3页
Sports Culture Guide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0年)规划项目(2010Y08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类)(09CTY018)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剽牛仪式
佤族
分类号
G852.9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3
参考文献
5
1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化[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48.
2
袁娥.
佤族魔巴的社会功能变迁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09(1):27-31.
被引量:4
3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1.
4
罗惠翾.
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37-41.
被引量:37
5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5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尤西林.
巫:人文知识分子的原型及其衍变[J]
.文史哲,1996(4):74-82.
被引量:10
2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3
张诗亚.祭坛与讲坛[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4
J.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M].彭牧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43-147.
5
Victor Turner,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Chicago:AI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9,pp.338.
6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2-15.
7
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9-352.
9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
萧崇素.
说“巫”与“巫文化”[J]
.文史杂志,1989(4):21-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4
1
何明,袁娥.
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研究--以云南省西盟县大马散村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2):17-23.
被引量:12
2
刘卫英,姜娜.
近十年国内仪式研究现状综述[J]
.黄山学院学报,2011,13(1):73-77.
被引量:7
3
戴剑.
木桶理论对体育强国建设的启示[J]
.体育文化导刊,2011(3):13-15.
被引量:15
4
杨焰.
回归之旅——云南拖姑村回族丧葬仪式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31-32.
被引量:2
5
郭建康.
农村基督徒的宗教皈依历程——以甘肃W镇天主教为例[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2):48-55.
6
刘招明.
农村非正式制度文化根源的哲学考察——以民族地区为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30(2):75-78.
7
郑一省.
印尼棉兰华人“肃坛持戒”仪式探析[J]
.东南亚研究,2011(6):62-69.
被引量:5
8
赵玲.
个体的迷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心理转换过程探究[J]
.电影评介,2012(8):56-59.
被引量:1
9
冯强,卫林.
近代佤族剽牛仪式变迁的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59-62.
被引量:3
10
马强.
生命周期仪式与穆斯林移民文化变迁——对纳萨里·德森关于荷兰穆斯林仪式研究的反思[J]
.思想战线,2012,38(4):21-25.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4
1
程铁军.
社会整合:西方学者的理念追寻[J]
.学习月刊,2007(8):23-24.
被引量:2
2
廖杨.
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J]
.广西民族研究,1998(1):61-66.
被引量:21
3
潘修华,米玛旺堆.
宗教起源的一种新视角:多维综合理论[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6):17-20.
被引量:1
4
徐海龙.
“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J]
.戏剧文学,2005(5):17-22.
被引量:12
5
伍广津,何卫东.
舞炮龙文化发展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73-275.
被引量:16
6
谭刚.
论巫傩祭祀文化与体育起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18-20.
被引量:11
7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人民出版社,1955.177.
8
顾军.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44.
9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M].台北:联经出版社,1992.55.
10
施密特.比较宗教史[M].北京:辅仁书局,1948:134.
引证文献
4
1
钱应华.
广西苗族芦笙舞的表现形式及其体育价值[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2):34-36.
被引量:3
2
冯强,卫林.
近代佤族剽牛仪式变迁的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3):59-62.
被引量:3
3
王智慧.
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
.体育与科学,2012,33(6):12-17.
被引量:66
4
梁日忠.
仪式重构:仪式性传统体育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宾阳县炮龙节探析[J]
.体育科技,2018,39(4):65-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郝大龙.
大众传媒视野下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持续发展路径[J]
.体育视野,2020(1):21-22.
2
何飞.
传统黄泥鼓舞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广西金秀县六巷乡上古陈村为例[J]
.运动,2013(20):148-149.
3
王莹,王智慧,张秋.
身体锻炼与伦理德行:儒、道、医思想规训下的古代体育价值观[J]
.体育与科学,2013,34(2):34-37.
被引量:5
4
张德智.
论原始宗教信仰中体育元素的表达——以萨满教为例[J]
.体育与科学,2013,34(2):38-41.
被引量:7
5
张艳.
山东民间体育与图腾崇拜的文化关联及发展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2013,15(4):78-82.
被引量:2
6
王智慧.
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群体性事件触发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520-525.
被引量:10
7
关博,杨兆山.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
.体育与科学,2014,35(3):83-87.
被引量:86
8
焦英奇,刘良超.
民族图腾与国家象征:龙狮运动的文化价值与仪式认同[J]
.体育与科学,2014,35(1):104-107.
被引量:34
9
李志向.
游牧民族体育文化的变迁、信仰机制与仪式象征——以那达慕为例[J]
.体育与科学,2013,34(5):87-90.
被引量:9
10
戴平.
性别差异与形象颠覆:重竞技运动对女性影响的质性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3,34(6):99-102.
被引量:7
1
廖永祥.
云南佤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0(6):68-69.
被引量:1
2
骆秉全,安耀东.
体育对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影响探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3):20-22.
被引量:7
3
吕金江,敬龙军,冯强.
佤族体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21-123.
被引量:7
4
杨世红,杨光会,杨雪芹.
云南佤族、汉族6-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比较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4):69-72.
被引量:1
5
钱应华,杨海晨,孙庆彬.
苗族拉鼓仪式的体育价值[J]
.军事体育学报,2013,32(2):18-20.
被引量:2
6
曹龙飞.
探析云南佤族木鼓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符号之缘[J]
.搏击(武术科学),2012,9(11):106-107.
体育文化导刊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