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媒介文化的价值论思考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媒介文化是通过大众传媒形成的并以此发生作用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原有文化的大众媒介化,也就是原有文化通过大众媒介的加工、制作而进行传播和交流;另一方面是指大众媒介本身及其传播活动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亚文化形态。
作者
葛彬超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9-120,共2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媒介文化
价值论
大众传媒
大众媒介
传播活动
亚文化系统
亚文化形态
有文化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
1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共引文献
12
1
秦晓红.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女性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求索,2006(8):149-151.
被引量:2
2
谢觅之.
论大众媒介与文化选择机制[J]
.新闻界,2009(2):122-123.
3
张小红.
浅谈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J]
.新闻世界,2011(9):100-101.
被引量:2
4
赵炎秋.
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J]
.文艺研究,2012(1):39-46.
被引量:26
5
陈月明.
宣传5W模式: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一般办法”——兼与传播5W模式比较[J]
.新闻界,2012(2):22-26.
被引量:1
6
王建民.
互联网时代的个体自由与孤独——社会理论的视角[J]
.天津社会科学,2013(5):74-79.
被引量:8
7
王晓英.
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审美体系的解构[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119-122.
被引量:5
8
陈奇佳.
大众媒介与现代主体的镜像化再生产[J]
.文艺研究,2014(6):87-97.
被引量:2
9
李昱春.
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初探[J]
.文艺争鸣,2014(10):189-192.
被引量:2
10
龙伟.
声浪中的娱乐:近代广播的兴盛与娱乐形态的嬗变[J]
.文艺研究,2015(7):91-10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0
1
田丰.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的反思与对策——以抗击疫情的“饭圈女孩”为例[J]
.青年探索,2020(2):16-24.
被引量:21
2
蔡骐,刘维红.
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J]
.今传媒,2005,13(2):10-12.
被引量:31
3
胡疆锋,陆道夫.
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
.学术论坛,2009,32(3):79-84.
被引量:17
4
隋学礼.
马克思恩格斯论权威本质及其现实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124-129.
被引量:18
5
王小章.
关注“中国体验”是中国社会科学的使命[J]
.学习与探索,2012(3):35-37.
被引量:8
6
赵刚,杨胜勇.
媒介文化对青少年价值意识的影响[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7):200-201.
被引量:4
7
沈杰.
青年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J]
.北京青年研究,2014,23(3):5-12.
被引量:12
8
童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介化社会[J]
.当代传播,2016(6):4-5.
被引量:15
9
林枫,周裕琼,李博.
同一个家庭不同的微信:大学生VS父母的数字代沟研究[J]
.新闻大学,2017(3):99-106.
被引量:43
10
于兰华.
“共生”亦或“契洽”:我国代际资源循环的历史变迁与反思[J]
.浙江社会科学,2020(4):79-8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詹古丽.
媒介文化环境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J]
.科教文汇,2018(5):16-18.
被引量:1
2
冯刚,胡玉宁.
“中国体验”中的青年品格:文化反哺的媒介化转向与实践[J]
.中国青年研究,2021(12):113-11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瑛,孙梦诗.
商业广告与当代青年文化认同研究[J]
.江淮论坛,2022(6):143-149.
2
师燕.
数字化时代青年在代际学习中的作用与角色[J]
.青年发展论坛,2022,32(3):50-59.
被引量:1
3
谭富强,王竹君,陈希.
农民工民俗“反哺”行为与乡土文化认同分析--基于四川BM镇调查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22(11):67-76.
4
李少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以青年文化为中心的视角转向[J]
.理论月刊,2023(1):103-110.
被引量:9
5
赵鲁臻,张铃敏.
“Z世代”大学生网络关注热点融入高校思政课再思考——基于对河北某高校的调查访谈结果[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32-140.
被引量:1
6
贺倩.
“网课爆破”的特征、成因及规制探析[J]
.科技传播,2023,15(11):126-129.
7
李洋.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把关性[J]
.中国军转民,2023(20):78-79.
8
陆佳佳.
数字化·“超文本”·“Z世代”——数字藏品与电影衍生品的想象力建构[J]
.当代电影,2024(2):59-68.
被引量:1
9
赵红勋,王文静.
移动互联语境下青年群体工作实践的媒介化转向[J]
.未来传播,2024,31(1):49-59.
10
宋辰婷,宋祎祎.
传统文化网络化建构中Z世代青年的角色和作用——以《国家宝藏》和《典籍里的中国》为例[J]
.中国青年研究,2024(8):76-83.
1
朱颖.
校园文化对职校生心理影响探析[J]
.亚太教育,2015,0(32):72-73.
2
葛彬超.
媒介文化与跨时空互动[J]
.学术研究,2011(12):34-38.
被引量:1
3
曹南来.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督教灵恩亚文化[J]
.世界宗教文化,2015,0(3):41-48.
被引量:1
4
戴文红.
构筑“可能生活”——视觉文化中经典的接受及其意义[J]
.文学评论,2011(5):198-205.
被引量:5
5
李勇.
媒介文化美学表征形式的当代嬗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4):57-60.
被引量:2
6
蔡正丽.
媒介文化视域下的意识形态传播策略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5,37(8):23-26.
被引量:2
7
陈雪虎.
当代审美文化的定位、批判和反思——“媒介变化与审美文化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3(5):36-37.
8
周怡.
中国知识分子图谱[J]
.中国社会导刊,2007(05X):57-59.
9
许元振.
妈祖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媒介化趋势分析——以妈祖微博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2014,21(3):13-17.
被引量:4
10
宋志英,黄警钟.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67-70.
被引量:3
哲学研究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