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第三条道路”的解析与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第三条道路",是在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出现的,这个时代发生的诸多变化与"第三条道路"的提出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条道路"实施十多年来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效,但它的理论仍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我们需对之加以客观分析,以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益的借鉴。
作者
张素蓉
机构地区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长江论坛》
2011年第4期9-12,共4页
Yangtze Tribune
关键词
第三条道路
理论
实践
启示
分类号
D52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英]安东尼·古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郭志俊,刘兆俊.
第三条道路及其对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06(6):33-3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高继文,程美.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与欧洲社会党“第三条道路”[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2):72-77.
被引量:1
2
殷叙彝.
法国社会党对社会民主主义理论革新的贡献[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3):17-24.
被引量:9
3
郭欣根.
深化理论研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2006(1):9-12.
被引量:4
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5,106.
6
白津夫.如何治理"高增长低就业"?[J/OL].http://www.people.com.cn.2006-01-19.
7
李少军.
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60-6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
1
张红峰.
对“第三条道路”的再思考[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18(3):28-30.
2
李立勋,温锋华,许学强.
从业主维权刍议中国城市社区管治重构[J]
.人文地理,2007,22(6):72-75.
被引量:17
3
张素蓉.
“第三条道路”的解析与启示[J]
.社科纵横,2011,26(11):53-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罗云力.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的三项原则[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04).
2
赵洁,赵阳.
“第三条道路”:从理论到实践的反思——再读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2-76.
被引量:5
3
谢礼圣.
第三条道路的教训[J]
.国外理论动态,2010(11):48-53.
被引量:2
4
史佳鹏.
从英国工党的执政轨迹看“第三条道路”的发展前景[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0):168-168.
被引量:1
5
魏法汇.
“第三条道路”述评[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3(4):17-19.
被引量:3
6
徐红.
“第三条道路”与政治现实主义——评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1):78-8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曾帆捷.
“第三条道路”理论中相关问题评述[J]
.中外企业家,2011(12X):108-109.
1
梁妍慧.
深化问责研究 建设责任政府[J]
.理论视野,2009(3):18-20.
被引量:3
2
沈义祥,郑立新.
我国依法行政的特点[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2-44.
3
张绍峰.
新时期工会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当代矿工,1993(3):32-33.
4
陆云彬.
关于实事求是问题研究概述[J]
.理论与现代化,1990(12):35-38.
5
张公武.
谈观念更新[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0(10):2-4.
6
张素蓉.
“第三条道路”的解析与启示[J]
.社科纵横,2011,26(11):53-55.
被引量:1
7
崔广华,陈绍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发展[J]
.江海纵横,1998,0(5):5-7.
8
王仲清.
为人民服务理论的提出和发展[J]
.党建研究,1994(11):24-26.
9
赵玉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浅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88(2):31-34.
10
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J]
.科学社会主义,1992(5):3-5.
长江论坛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