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HACCP体系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食品安全保证系统。其目的是设法将食品安全危害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是一个使食品供应链及生产过程免受生物、化学和物理性危害污染的管理工具。HACCP体系已从最初的3个原理,即危害识别、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任何危害、建立监视系统,发展到目前的5个初始步骤和7个原理。这5个初始步骤是:建立HACCP小组;描述产品及其销售特性;描述产品预期用途及产品用户;绘制过程流程图;验证过程流程图。7个原理是:对危害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关键限值;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视体系;当监视体系显示某个关键控制点失控时,确立应当采取的纠正措施;建立验证程序,以确认HACCP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建立文件化的体系。目前,HACCP体系现已被世界各国食品生产企业广泛使用。联合国食品标准委员会将HACCP制度列为食品的世界性指导纲要。亚太经合组织(APEC)积极推动以HACCP制度为基础的食品认证计划。欧盟要求各会员国于1993年前实施HACCP制度,而且规定进入欧盟的食品,其生产者必须通过HACCP认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HACCP体系是食品企业在成立时就严格按照HACCP的要求进行实施,而我国则是鼓励企业自我提升,企业可通过HACCP体系认证来实现这一点,但不具有强制性。以我国乳品行业为例,2008年三聚氢胺事件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整个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又出台,并针对乳制品行业制定了GB12693《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T27342《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乳制品生产企业要求》,同时制定了96项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包含产品、生产及检测方法方面的规范。此外,乳制品行业GMP、HACCP实行专项认证审核管理制度。在2011年乳制品行业QS重新审核时也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在QS审核实际执行时,如果公司获得了HACCP认证,部分企业可免于现场审核。通过此举我们看到,我国正在逐渐推行HACCP体系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这也是食品行业发展的必然之举。本期专题,特别邀请业内专家座客,一同解读HACCP体系在我国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出处
《食品安全导刊》
2011年第9期18-22,共5页
China Food Safety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