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德内化概念及其问题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的道德内化概念没有明确提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道德内化的巨大差异,没有把道德内化的逻辑层次、道德内化的现实发展、道德主体的身心成长过程进行明确划分,因而带来了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清理此概念及相关问题,有助于相关伦理学理论的完善。
作者
易小明
机构地区
湖南省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6,68,共6页
Studies in Ethics
关键词
道德内化
主体性
反复性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1
易法建.
论道德内化[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2):28-32.
被引量:19
2
吴发科.
道德的内化表征及表象外显形式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02(1):19-21.
被引量:5
3
易小明,赵静波.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97.
被引量:24
4
彭柏林.
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9-23.
被引量:7
5
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J].中学教育,1997,(6):42-44.
6
顾海根.
道德内化的心理分析[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2):94-97.
被引量:16
7
申长永.
道德内化机制探析[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91-9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胡林英.
道德内化图式与内化过程辨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1):15-19.
被引量:7
2
张梅.
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5):13-14.
被引量:15
3
燕国材.谈谈道德内化问题[J].中学教育,1997,(6):42-44.
4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
5
玛戈*B*南婷.儿童心理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7
R·M·列伯特等.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8
易法建.论道德内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9
[瑞士]皮亚杰 著,傅统先,陆有铨.儿童的道德判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
易法建.
论道德内化[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7(2):28-32.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64
1
曾富强.
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班级管理作用机制探析[J]
.学园,2020(7):72-73.
2
王贵喜,郭彩霞.
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环节[J]
.文教资料,2006(16):13-14.
被引量:1
3
易小明,王兆辉.
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J]
.伦理学研究,2012(3):30-34.
被引量:6
4
白同葵.
道德内化理论对高校德育改革的启示[J]
.管理学刊,2009,22(3):4-6.
被引量:2
5
朱冬梅.
试论道德接受[J]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4):15-18.
被引量:1
6
彭柏林.
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9-23.
被引量:7
7
李建华.
论道德情感培育的目标指向[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3):10-15.
被引量:7
8
张金成,王家宏,舒钧.
我国球场暴力研究概述[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3):47-50.
被引量:41
9
翟月,轩颖,付印芳.
小学教育阶段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与培养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1(5):4-6.
被引量:5
10
王体,陈延斌.
个体道德修养与生命健康——关于道德建设途径的思考[J]
.哲学动态,2006(2):35-3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7
1
刘海洋,明镜.
红色旅游:概念、发展历程及开发模式[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1):66-71.
被引量:47
2
沈嘉祺.
论情感在道德内化中的运作机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1):11-15.
被引量:4
3
万俊人.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J]
.现代哲学,2003(1):65-75.
被引量:80
4
彭柏林.
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9-23.
被引量:7
5
易小明,赵静波.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97.
被引量:24
6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
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
胡守菜.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4-141.
9
樊浩.中国伦理道德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01).
引证文献
9
1
王波.
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5):128-129.
被引量:1
2
王文波,陈洪连.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6):39-44.
被引量:1
3
张永奇.
道德内化论域中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模式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106-110.
4
王富英,叶超,吴立宝.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的形态与运行机制[J]
.教育科学论坛,2018(28):40-42.
被引量:6
5
刘云山.
浅谈“红色旅游”中的中共党史[J]
.赤子,2017(7).
被引量:1
6
师晓青,惠涓澈.
阅读推广视域下“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22,41(1):82-86.
被引量:5
7
隋牧蓉,卢黎歌.
论道德教育在个体道德自觉形成中的建构、塑造与统合功能[J]
.探索,2022(2):179-188.
被引量:10
8
张震,汪真诚.
文化接续与组织嵌入:社会组织参与道德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J]
.公共治理研究,2023,35(6):23-32.
9
李忆华,马洁.
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19(12):85-8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罗清红,李沿知,高瑜,薛涓.
三类三层 四步六环:成果推广应用的创新机理——“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总结[J]
.中国教育学刊,2022(S01):37-40.
2
杨远志.
新时代立德树人研究热点与思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40(6):80-86.
被引量:3
3
隋晓蕾,郭琳琳.
大学英语课程中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14-116.
被引量:1
4
陈国静,陈艾欣.
浅议如何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J]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18(4):36-36.
5
庞立场.
省域推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关键[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19):31-33.
被引量:2
6
文茹心,王雄杰,柯家丽,李睿.
佛山市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2):22-24.
7
陶文平.
基于MOOC的高校隐性课程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1):71-76.
被引量:1
8
杨斌,龚月萍.
作为隐性课程的校长言行[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6):82-87.
被引量:4
9
刘琼.
浅谈“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7):3-5.
被引量:3
10
罗清红,俞献林,李沿知,李娜.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成果推广应用思考[J]
.未来教育家,2020(9):85-88.
1
陈立平.
论个体道德的形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2):146-147.
被引量:2
2
王联国,薛鹏.
让“个别人”不再“个别”[J]
.政工导刊,2009(9):61-61.
3
殷华成.
简论现象学视域中相对主义、诡辩论和辩证法的关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30-33.
被引量:1
4
胡阳,范翠英.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
.中国特殊教育,2013(5):83-87.
被引量:27
5
乔慧芬,陈瑜.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应对方式[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36-439.
被引量:24
6
陈慕泽.
自然语言的符号化(下)[J]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1989(2):6-8.
7
屈明.
求索真理的历程[J]
.中学生导报·高考政治新课程,2009(5):6-6.
8
刘涌涛.
略论综合版画的偶然性与反复性[J]
.考试周刊,2009(34X):54-55.
9
王华.
孟子德性伦理的逻辑层次[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2):96-100.
被引量:2
10
陈力祥,杨超.
王船山阴阳思想展开的四个逻辑层次[J]
.船山学刊,2016(2):6-12.
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