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沧浪诗话》与日本镰仓、室町时代歌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沧浪诗话》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禅宗盛行的镰仓、室町时代,主要经由中土禅僧的赴日弘道,或日僧的中土求法而传播。中世歌论或取沧浪诗论的只言片句,或侧重沧浪的批判精神,在突破旧的传统束缚,创新歌学理论方面受到《沧浪诗话》的深刻启发。有着抽象思辨色彩且反对"以文字为诗"、"尚词而病于理"、"尚理而病于意兴"的沧浪诗论,适应了和歌理论由偏重外在的修辞、体裁,向探究内在的抽象本质这一文艺思想变革的需要。而沧浪诗论与传统和歌论精神的相通,也是其能够为日本人所接受的原因。
作者 祁晓明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2,116,共9页 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诗学的东亚生成>(批准号:10YJC75103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太田青丘.日本歌学和中国诗学[M].东京:弘文堂,1958.
  • 2市古贞次.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第2卷[M].东京:岩波书店,1984.
  • 3伊地知铁男,表章,栗山理一.连歌论集能乐集俳论集[M].东京:小学馆,1980.
  • 4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诗话丛书(卷6)[M].东京:文会堂店,1920-1922.
  • 5佐佐木信纲.日本歌学大系(第3卷)[M].东京:风间书房,1989.
  • 6久松潜一.和歌史歌论史[M].樱枫社,1969.
  • 7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M].东京:岩波书店,1959.
  • 8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3.
  • 9冈田正之.日本汉文学史[M].东京:吉川弘文馆,1997.
  • 10日本随笔大成编辑部.日本随笔大成(第1期,17)[M].东京:吉川弘文馆,1975-1976.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44

  • 1徐同林.徐祯卿《谈艺录》作年新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9(4):83-84. 被引量:5
  • 2王明辉.《诗薮》撰年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4):32-34. 被引量:6
  • 3陈卫星.《诗薮》撰年新证[J].中国韵文学刊,2006,20(3):104-106. 被引量:4
  • 4卞东波.《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校证》.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 5《带经堂诗话》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 6张健:《魏庆之及(诗人玉屑)考》,载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编:《人文中国学报》第10辑,2004年.
  • 7唐玲:《(诗人玉屑)版本考》,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4辑,2012年.
  • 8[日]东条琴台.先哲丛谈续编(卷十二)[M]//近世文芸者亿记丛书(第6卷):358.
  • 9宋·刘克庄.游受斋集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八)[M]//宋·刘克庄.辛更儒,校注.刘克庄集笺校(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4125.
  • 10宋·池田四郎次郎.日本诗话丛书(第九卷)[M].东京:文会堂书店,192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