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某PET/CT中心防护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对某PET/CT中心机房的防护效果进行了监测,针对防护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保障工作人员健康。方法通过查看设计图纸、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估算年附加受照剂量,与剂量约束值比较进行评价。结果该PET/CT中心机房的设计完全按照CT机房进行防护设计,存在缺陷;医生工作位置受病人影响较大,污染区走廊只有1名病人时,医生工作位置的γ剂量率为1.87μSv/h,年附加有效剂量达6.59mSv,超过剂量约束值的要求,整改后医生工作位置的γ剂量率降低到本底2倍以内;药物分装和注射过程中护士手部受照的风险较大。结论 PET/CT工作区的防护设计应重点考虑0.511MeVγ射线的防护要求,还应注意注射护士手部受照的控制。
出处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第3期298-30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关键词 PET/CT 防护 监测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S].,..

共引文献441

同被引文献26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6-2011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6赵国良,程远泽,李勇,等.某区2013年放射诊疗设备机房周围环境防护检测结果分析[J].灾害医学与救援,2014,2(3):19-22.
  • 7Boellaard R,O'Doherty MJ,Weber WA,et al.FDG PET and PET/ CT:EANM procedure guide lines for tumour PET imaging:version 1.0[J].Eur J NuclMed Mol Imaging,2010,37( 1 ): 181-200.
  • 8Christian PE,Waterstram-Rich KM.Nuclear Medicine and PET/CT Technology and Techniques [M].6th.Indiana:Mosby Elsevier,2007.
  • 9刘晓军,王栋.军队放射治疗设备的现状[J].中国医学装备,2009,6(8):34-36. 被引量:3
  • 10胡裕效,卢光明,朱虹,张宗军,季学满,孙传金.PET/CT与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67-7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