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牢固树立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权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泛化”、“淡化”、“儒化”的思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和巩固中,存在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泛化"、"淡化"、"儒化"等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和思潮。它们的存在削弱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要积极地应对这些挑战,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就必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威。
作者
吴恒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泛化”
“淡化”
“儒化”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3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袁久红等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6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
[美]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
蒋庆.中国大陆复兴儒学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鹅湖,1989,(8).
9
参见康晓光.我为什么主张“儒化”--关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保守主义思考[OL].“儒家中国”,http://www.mjiazg.com/detail.aspnid=1178.2010-4-18.
10
郭晓东.现代性焦虑下之迷思--近年来的儒家政治哲学研究[OL].“思想史研究中心”.http://www.sixiangshi.org/new/article.phpid=72,2006-10.
二级参考文献
70
1
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A]..《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C].,.第260—261、261页.
2
张晓刚.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第三世界民族主义[A]..《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C].,.第103页.
3
孙立平.汇入世界主流文明[A]..《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C].,.第375,377,375—376,379—380页.
4
.[Z].,..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79,395,388,390—391,384页.
6
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A]..《饮冰室合集(六)》[C].中华书局,1936年.第59页.
7
李申.儒教研究史料补[A]..《儒教问题争论集》[C].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458,458页.
8
季羡林.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A]..《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中华书局,1992年.第2页.
9
徐迅.解构民族主义:权力、社会运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A]..《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C].,.第34页,第36页,第35页,第49页,第36页.
10
斯图尔特·施拉姆 载萧延中编.乌托邦去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周期[A]..《"传说"的传说》[C].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第176,180页.
共引文献
238
1
徐剑雄.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生态机理、现状和路径[J]
.江苏社会科学,2021(5):21-28.
被引量:7
2
沈建波.
社会心态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
.思想理论教育,2013(9):48-52.
被引量:15
3
沈传亮.
“一把手”监督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5):67-70.
4
贾海彦.
转轨中国公共品导出机制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4-9.
被引量:1
5
张金霞.
文化全球化与构建我国文化发展战略[J]
.理论学刊,2005(1):88-90.
被引量:1
6
潘自勉.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转型[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2):110-116.
被引量:1
7
段吉方.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批评实践——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批评理论[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6-12.
被引量:1
8
王欣.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利益及其实现方式[J]
.江海学刊,2005(4):205-210.
被引量:3
9
石建社,赵新刚.
论普世文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2):57-61.
10
刘东超.
试论儒学的现存状态和未来命运[J]
.学术研究,2005(9):59-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2
1
杨生平.
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
.学习与探索,2015(1):22-27.
被引量:3
2
张骥,申文杰.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3-168.
被引量:78
3
黄明理,王玉萍.
当代意识形态的问题与解题——读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0):119-121.
被引量:1
4
王习胜.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淡化意识形态”思潮[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3):136-142.
被引量:40
5
胡晶晶.
文化产业发展中主流意识形态责任的实质及其反思[J]
.理论导刊,2014(2):76-79.
被引量:3
6
秦在东,靳思远.
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及其治理[J]
.思想教育研究,2019(1):81-86.
被引量:26
7
晏雄.
全球化与地方化:世界文化遗产与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2):34-38.
被引量:10
8
侯惠勤.
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虚假性之判断与当代意识形态之争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2):1-6.
被引量:31
9
李冉.
谁之主流 何以主流: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研判与建设愿景[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9(5):84-89.
被引量:51
10
揭晓.
略论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协调发展[J]
.理论导刊,2015(12):99-10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陆帆.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功能与现实作用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3):102-103.
2
张月情.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析论[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8,32(2):69-72.
3
李德团.
实践载体与行动目的:文化产业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探讨[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7(4):111-120.
1
李国红.
从传统儒释道对话到现代宗教存在的个人基础[J]
.兰州学刊,2011(2):192-195.
2
张强.
邢教对国家安全的全面冲击[J]
.科学与无神论,2004(1):25-25.
3
何丽艳.
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之教育实现——一种领导哲学的诠释[J]
.云梦学刊,2016,37(4):58-63.
4
韩玉德.
略论命相论与西汉政治[J]
.学术月刊,2003,35(7):84-91.
被引量:3
5
宋维才,姚得水.
民族宗教分裂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
.武警学院学报,2004,20(6):85-86.
被引量:1
6
曹月如.
地方社会新兴宗教与公共安全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13(2):12-15.
7
王耘.
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J]
.船山学刊,2003(4):92-96.
8
王耘.
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8(5):1-5.
9
张战,李海君.
宗教、冲突与国际政治[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0(2):52-56.
被引量:2
10
蒋海蛟,曹伟.
中亚圣战派萨拉菲:概念、过程、网络[J]
.新疆社会科学,2014(5):75-82.
被引量:6
理论与改革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