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比较研究
被引量:1
摘要
通过对中澳两国有关“空间与图形”的比较,发现异同,取长补短,为《课标》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出处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1年第9期68-69,71,共3页
Math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国家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43.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23.
-
3国家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5.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6王申怀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编.几何课程教改展望《开创21世纪数学教育新局面》[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7CURRIVULUM AND STANDARDS FRAMEWORK Ⅱ -Mathematics.Carlton,Victoria 3053,Australia:the Board of Studies,2000.
-
8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标准》修订意见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梳理与分析[A]..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资料汇编》[C](内部资料)..沈阳,,2003..28,33,32,34..
-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35~36,55~58.
-
10.研究报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资料汇编》.,(2003年10月)..
共引文献20
-
1任景业,孔凡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几何内容的特点和问题[J].数学教学,2005(6):10-13. 被引量:3
-
2孔凡哲,史亮.几何课程设计方式的比较分析——直观几何、实验几何与综合几何课程设计的国际比较[J].数学通报,2006,45(10):7-11. 被引量:14
-
3汤强.论几何知识的特性及其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07(5):1-4. 被引量:1
-
4黄哲文,陈超燕.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建议[J].福建中学数学,2009(4):24-26.
-
5康玥媛.澳大利亚全国统一数学课程标准评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5):81-85. 被引量:23
-
6郭玉峰,由岫.澳大利亚数学课程的最新变化、特点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3):118-121. 被引量:7
-
7董连春,Max Stephens.澳大利亚全国统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评述[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4):16-20. 被引量:22
-
8史坚,顾继玲.九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现状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4):71-74. 被引量:5
-
9吴立宝,曹一鸣,董连春.澳大利亚初中Heinemann数学教科书编排结构特点及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13,22(5):21-26. 被引量:17
-
10徐元根.关于中学数学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67-7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8
-
1陈月兰.最新日本(2008版)初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框架与内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3):40-49. 被引量:5
-
2李淑文,史宁中.中日两国初中几何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1):82-85. 被引量:21
-
3康玥媛,曹一鸣.中英美小学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内容分布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4):118-122. 被引量:26
-
4宋云凤,宋洪雷,曹一鸣.中芬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学段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3):23-28. 被引量:3
-
5孙虎,周芳芳.基于最新课程标准的中日两国初中数学概率统计比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18):93-94. 被引量:1
-
6尚亚明,张玉环.初中课程标准中方程内容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7(5):58-64. 被引量:2
-
7代钦.2021年日本《初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评介[J].数学教育学报,2018,27(4):7-11. 被引量:11
-
8刘长明,孙连举.中美两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初中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标准之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49-52. 被引量:7
-
1宋秀金.巧字当先,长文短教[J].浙江教育科学,2011(4):27-29. 被引量:2
-
2刘慧敏.实现“长文短教”,师生都要“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5):63-63.
-
3宋丽珍,朱哲.中澳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8):64-66. 被引量:1
-
4孟中瑜.思想品德教学点滴感悟[J].青海教育,2014(5):29-29.
-
5廖昌寿.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浅议[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5,0(7):47-47.
-
6蒋黎华.中考题中的函数探索题[J].中学教与学,2008(1):7-10.
-
7杨锐.分类讨论产生的机制、类型和解题策略三部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6):72-72.
-
8张建明.综合与实践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3):35-43.
-
9李小燕.试论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课外活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38):71-71.
-
10余雪棉.英语新教材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2005(1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