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精确制导武器的导引头技术发展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导引头是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部件,其发展倍受武器装备发达国家的重视。对国外先进的精确制导武器导引头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跟踪,并对红外导引头、激光导引头、雷达导引头以及多模复合导引头这四类导引头进行了分析。
作者
刘颖
陈勇
机构地区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73,共4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精确制导武器
导引头
技术发展
分类号
TJ765.33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3
1
Р Шербинин.Головки самонаведения перспективных зарубжных управляемых ракет и авиабомб.Зарубежное военное оозрение,2009(4).
2
李相平,张刚,许洪岩,高光磊.
相控阵雷达在导引头中的应用现状与探讨[J]
.飞航导弹,2007(10):51-53.
被引量:14
3
张纯学.
国外空面武器系统发展趋势[J]
.飞航导弹,2008(7):7-1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高烽.
相控阵导引头的基本特点和关键技术[J]
.制导与引信,2005,26(4):1-5.
被引量:25
2
吴曼青.
数字阵列雷达及其进展[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1(1):11-16.
被引量:136
3
李穗平.
相控阵雷达应用进展[J]
.电子工程信息,2006(4):13-16.
被引量:1
4
Brookner.
相控阵和雷达技术的突破(英文)[J]
.现代雷达,2006,28(10):1-4.
被引量:6
5
毕士冠.
国外超声速巡航导弹发展战略与技术途径讨论(上)——类别地位与发展态势评析[J]
.飞航导弹,2007(1):1-9.
被引量:20
6
宫朝霞,秦瑞.
AGM-88E超声速反辐射导弹进入飞行试验阶段[J]
.飞航导弹,2007(11):2-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6
1
赵鸿燕,王丽霞.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技术[J]
.飞航导弹,2009(10):41-45.
被引量:8
2
宋立众,乔晓林,吴群.
一种极化分集制导雷达及低截获概率信号设计[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12):2853-2858.
被引量:6
3
刘颖,陈勇.
国外远程空面导弹的改进[J]
.飞航导弹,2010(7):7-10.
被引量:2
4
邓志象,何松华,张军.
相控阵PD雷达目标检测的实时空间滤波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2012,28(3):110-112.
5
贾欢欢,杨亚丽,张成玉.
制导炸弹的红外末制导化改造及其关键技术[J]
.飞航导弹,2012(3):43-46.
被引量:1
6
何松华,唐慕清.
弹载宽带相控阵雷达前视真实孔径成像方法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32(5):17-21.
7
何松华,郭腾龙.
弹载相控阵高重频阶梯变频雷达主瓣干扰抑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9(12):77-83.
被引量:4
8
汤晓云,樊小景,李朝伟.
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综述[J]
.航空兵器,2013,20(3):25-30.
被引量:21
9
章祎.
空面导弹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科技信息,2013(22):452-453.
被引量:2
10
袁智,陆景松.
相变材料在弹载电子设备热设计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上海),2015,42(6):83-8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39
1
樊晨霄,姚跃民,薛普,张明星,王永海.
小型低成本精确制导弹药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战术导弹技术,2020(1):39-46.
被引量:13
2
张东辉,孙彦锋,王佳轶,徐世录.
舰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的发展[J]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3):29-32.
被引量:3
3
胡朝晖,罗继勋,王邑,蔡佳.
烟幕干扰下激光制导炸弹作战效能分析[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S3):322-326.
被引量:8
4
苏世明,徐锦,刘珍阳,徐世录.
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现状[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35(z1):41-47.
被引量:4
5
雷胜琼.
昆明物理所锑化铟红外材料、器件研究进展[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36(z1):15-18.
被引量:4
6
王晓飞,张海艳.
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J]
.战术导弹技术,2010(4):120-123.
被引量:4
7
张纯学.
复合制导技术的进展[J]
.飞航导弹,2004(9):50-53.
被引量:8
8
王永富,柴天佑.
一种补偿动态摩擦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2):139-143.
被引量:20
9
田敬民.
锑化铟磁敏电阻的研究[J]
.传感器技术,1994(4):11-17.
被引量:1
10
殷兴良.
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J]
.电子学报,1995,23(10):100-10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5
1
蔡宗平,覃青相,戴定成,朱斌.
基于PXI总线的主被动雷达导引头自动测试系统设计[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21(3):726-730.
被引量:1
2
汤永涛,林鸿生,陈春.
现代导弹导引头发展综述[J]
.制导与引信,2014,35(1):12-17.
被引量:21
3
徐胜利,杨革文,吴大祥.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在防空反导中的应用研究[J]
.上海航天,2014,31(6):46-51.
被引量:6
4
陈浩川,张彬,张振华.
精确制导多体制探测技术新进展[J]
.遥测遥控,2017,38(6):23-29.
被引量:8
5
刘箴,张宁,吴馨远.
多模复合导引头发展现状及趋势[J]
.飞航导弹,2019,0(10):90-96.
被引量:8
6
文永,孙瑞胜,卢庆立,李文强,张晓赛.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导引头伺服控制律设计[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0(3):68-75.
被引量:1
7
柏伟,赵超,刘铭.
锑化铟晶体材料的发展及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12):2230-2243.
被引量:11
8
郭爱强,高欣宝,李天鹏.
烟幕弹对制导弹药的干扰效能评估现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1,42(12):64-71.
被引量:2
9
杜梦影,王洪岭,罗舒.
激光导引头接口通用化设计研究[J]
.国防制造技术,2021(2):63-66.
10
沈志博,朱全江,王浩丞,唐勇.
基于稀疏重构角度配对的二维DOA快速估计算法[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22,37(6):28-32.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陈林秀,杨翔宇,张航,赵佳佳,郝明瑞.
基于主动雷达/红外信息融合的复合制导方法[J]
.航空学报,2022,43(S01):210-219.
被引量:3
2
徐子豪,王汉平,窦建中.
导弹导引头伸出过程动力系统建模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37(10):19-23.
3
曾龙,莫波,亓贺.
滚摆式导引头稳定平台控制器设计[J]
.导航定位与授时,2016,3(6):40-44.
被引量:1
4
姜清华,李立京,刘腾飞.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导引头信号处理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2018,41(2):88-92.
被引量:2
5
马晓平,赵良玉.
红外导引头关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J]
.航空兵器,2018,25(3):3-10.
被引量:29
6
任宏光,刘忠.
直升机载空地导弹复合制导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8(7):90-95.
7
楚要钦,施辰光,刘永强.
一种基于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小型综合化弹载计算机设计[J]
.航空计算技术,2018,48(5):119-121.
被引量:2
8
李炯,张涛,张朋飞,雷虎民.
反导/反临拦截弹多模导引头关键技术浅析[J]
.航空兵器,2018,25(1):8-14.
被引量:11
9
刘珂,李丽娟,郭玲红.
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技术在空空导弹上的应用展望[J]
.航空兵器,2018,25(1):15-19.
被引量:8
10
李相平,陆志毅,陈麒,邹小海.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捷联去耦算法[J]
.信号处理,2018,34(9):1026-1032.
被引量:3
1
李峰新.
武器导引头及引信[J]
.飞航导弹,1991(1):48-52.
2
胡福昌.
采用多模复合导引头提高反舰导弹突防能力[J]
.制导与引信,2003,24(3):1-7.
3
林德福,祁载康,王志伟.
多模复合导引头总体技术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05(4):32-35.
被引量:6
4
艾琍.
国外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及其在制导武器中的应用[J]
.红外技术,1996,18(3):5-11.
被引量:11
5
宋振峰.
美国新的武器导引头试验塔[J]
.航空兵器,2003,10(1):34-34.
6
周军,车易.
美国启动研制不依赖GPS的武器导引头项目[J]
.飞航导弹,2015(8):1-1.
7
苏晓丹.
寻的制导飞行器多模复合导引头的一种优化配置方法[J]
.现代防御技术,2009,37(3):52-56.
8
邓永杰,任子西,胡仕友.
双模主动复合寻的制导技术研究[J]
.制导与引信,2006,27(1):14-19.
被引量:2
9
刘苏杰.
多模复合导引头信息融合关键技术初探[J]
.制导与引信,2004,25(3):6-11.
被引量:3
10
徐春夷.
国外导引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制导与引信,2012,33(2):11-15.
被引量:21
飞航导弹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