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可补正的排除规则
被引量:
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两个证据规定创制了中国独特的可补正的排除规则,它既是保障证据真实性、减少冤假错案之刑事政策的需求,也体现了立法对中国目前侦查活动的特殊关照,是一种基于现实主义考量的妥协产物。但由于可补正的排除规则充斥着实体真实主义的色彩,其补正的范围没有得到适当的限制,补正的方法在逻辑层面上也存在值得反思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司法解释予以完善。
作者
牟绿叶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3-50,共8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排除规则
瑕疵证据
合理解释
实体真实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13
同被引文献
188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245
参考文献
4
1
熊秋红.
刑事证据制度发展中的阶段性进步——刑事证据两个规定评析[J]
.证据科学,2010,18(5):569-576.
被引量:35
2
陈瑞华.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J]
.中国法学,2010(6):33-47.
被引量:233
3
龙宗智.
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J]
.中国法学,2010(6):17-32.
被引量:159
4
陈卫东.
中国刑事证据法的新发展——评两个证据规定[J]
.法学家,2010(5):15-29.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李文健.
刑事诉讼原则论[J]
.法学研究,1996,18(1):118-125.
被引量:10
2
龙宗智.
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
.法学研究,2002,24(4):96-104.
被引量:138
3
陈瑞华.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
.法学研究,2006,28(4):63-79.
被引量:281
4
熊秋红.
秘密侦查之法治化[J]
.中外法学,2007,19(2):141-160.
被引量:32
5
《五部门就“死刑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规定”等答问》,新华社2010年5月30日发电.
6
宋英辉,李哲.《证据裁判原则评介》,http://www.procedurallaw.com.cn/article.html?id=4872,2004年1月14日.
7
[美国]联邦宪法第5条、第14条.
8
田国宝.《刑事质证程序的模式选择》,《检察日报》2001年2月1日第3版.
9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84年50号决议批准的《关于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
10
常青,李雪晴.《西安中院试行刑事案件庭前证据展示制度的调研报告》,载人民法院网,2006年5月9日.
共引文献
413
1
张中.
刑事证据制度现代化的中国标准与制度安排[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5):3-21.
2
温家珠.
毒品犯罪案件中勘验笔录的审查[J]
.中国监狱学刊,2022,37(1):61-67.
被引量:1
3
倪利.
两法衔接下的行政执法证据准入问题新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110-116.
被引量:1
4
许克军.
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再检视——以70份裁判文书为基础的分析[J]
.金陵法律评论,2021(1):192-210.
5
孙锐.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之维[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6-51.
被引量:8
6
成县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朱晓伟,王治强,闫辐.
监察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办案衔接中的证据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3):97-99.
被引量:2
7
刘艳红.
职务犯罪案件非法证据的审查与排除——以《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之衔接为背景[J]
.法学评论,2019,37(1):172-183.
被引量:68
8
梁泽敏.
大数据证据质证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J]
.荆楚法学,2023(6):66-77.
被引量:3
9
洪浩.
突破与形塑:论检察机关核准不起诉[J]
.荆楚法学,2022(4):62-72.
被引量:3
10
谢小剑.
论我国重复供述“有限排除模式”之扩张[J]
.法商研究,2023,40(4):130-14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8
1
胡萌.
区块链电子证据的效力分析与规范路径[J]
.证据科学,2021,29(1):31-40.
被引量:19
2
纵博,马静华.
论证据客观性保障规则[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76-86.
被引量:12
3
李莉.
论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J]
.中外法学,1999,11(4):39-45.
被引量:28
4
张伟.
毒品案件中边防情报向刑事证据转化的相关问题研究[J]
.情报杂志,2011,30(S2):47-49.
被引量:1
5
申夫,石英.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探讨[J]
.法学评论,1998,16(5):107-110.
被引量:34
6
崔敏.
试论刑事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J]
.法学研究,1984,6(2):70-74.
被引量:2
7
戴福康.
刑事诉讼证据的属性中不具有合法性[J]
.法学研究,1983,5(3):38-40.
被引量:3
8
张军.
关于刑事案件审判方式的若干问题[J]
.中国法学,1996(3):34-39.
被引量:10
9
郝忠,高文辉.
“退补”后公安机关消极侦查问题分析及应对[J]
.人民检察,2014,0(18):80-80.
被引量:1
10
王敏远.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司法解释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1):131-160.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23
1
尚柏延,冯卫国.
毒品犯罪情报的审判运用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3):38-42.
被引量:3
2
陈瑞华.
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J]
.法学家,2012(2):66-84.
被引量:113
3
王景龙.
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8):69-77.
被引量:7
4
李昌林,王景龙.
论可补救的排除规则[J]
.现代法学,2013,35(6):122-131.
被引量:7
5
牟绿叶.
弹劾证据规则的中国模式——以弹劾侦查人员证言为切入点的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63-73.
被引量:8
6
孙远.
论“补正”与“合理解释”——从“瑕疵治愈说”到“法规范目的说”[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1):80-97.
被引量:18
7
易延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表述与意义空间——《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的法教义学分析[J]
.当代法学,2017,31(1):38-55.
被引量:45
8
魏伟.
瑕疵证据证明标准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6):30-32.
被引量:2
9
吕泽华.
我国瑕疵证据补正证明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再构[J]
.法学论坛,2017,32(4):76-87.
被引量:6
10
董坤.
中国化证据排除规则的范性梳理与反思[J]
.政法论坛,2018,36(2):97-108.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
245
1
龚善要.
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实践审思与完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5):95-108.
被引量:8
2
李恒,欧凯文.
新时期病残人员涉毒犯罪治理现状与完善路径[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2,34(5):116-124.
被引量:1
3
张帆.
数字卷宗单轨制协同办案模式的公安实践与反思——以浙江地区为例[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1):68-74.
4
吴若蘅.
逃税罪中关于“免于刑事处罚”的理解与适用[J]
.贸大法律评论,2019(1):12-22.
5
刘艳红.
职务犯罪案件非法证据的审查与排除——以《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之衔接为背景[J]
.法学评论,2019,37(1):172-183.
被引量:68
6
谢小剑.
论我国重复供述“有限排除模式”之扩张[J]
.法商研究,2023,40(4):130-143.
被引量:1
7
周俊彦.
论我国实体中心主义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J]
.法大研究生,2020(1).
8
孙远.
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判方法[J]
.当代法学,2021,35(5):51-63.
被引量:15
9
任惠华,邓发前.
低烈度侦讯行为的法律规制[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5):26-32.
10
张丽如.
瑕疵证据的补正规则及程序设计[J]
.人民检察,2014(8):68-69.
被引量:1
1
夏红.
实体真实与人权保障[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1(5):9-17.
被引量:3
2
尹璐,赵宁.
一则案例引发的关于证据合法性的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1):149-150.
3
钟明曦.
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之完善——以刑事诉讼目的为视角[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6,21(6):24-29.
4
张继成.
判定证据真实性的逻辑方法[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8(2):26-28.
5
周标龙.
实体真实主义与程序正义保障[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64-67.
6
王宪峰.
公诉人对受贿案件庭审举证质证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河北法学,1999,17(4):46-47.
7
张叶蓬.
浅谈司法鉴定的证据效力[J]
.律师与法制,2006(9):74-74.
8
张剑秋.
刑事再审程序性质研究——兼论实体真实主义与既判力之间的矛盾[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3):79-82.
被引量:4
9
梅乐喜,施俊.
刑事再审程序的反思与重构[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8-20.
10
温丰元.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基本特征[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2):42-47.
被引量:2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