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定位与审查 被引量:3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具备了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应当被视为证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程序和内容应当根据《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16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规定》第21条,以及六部门《规定》的相关内容来确定。但一份由矫正部门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是否符合刑事证据的要求,是否能够进入刑事诉讼,并最终为人民法院所采信,还应当进行程序审查和实体审查。
作者 张静 景孝杰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05,共4页 Ecupl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3

  • 1李忠诚.关于恢复性司法方案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律师,2002(9):55-56. 被引量:18
  • 2刘晓梅.恢复性司法与青少年犯罪防控[J].青年研究,2005(4):24-31. 被引量:12
  • 3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国家[M].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
  • 4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5王以珍.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 6宋燕敏.恢复性司法实践与理念及其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A].恢复性司法论坛[C].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 7[日]菊田幸一.泰国少年司法制度[A].外国少年司法制度与日本保护青少年条例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 8李恩慈.论缓刑的矫正制度[A].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刑法制度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 9倪杰.上海试点青少年犯罪缓处考察[N].新闻晨报.2005-4-4.
  • 10刘金林.恢复性司法:理性探索审慎推行[N].检察日报.2006-06-16.

共引文献8

同被引文献227

引证文献33

二级引证文献10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