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制约性协商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机理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重要内容的政治协商,比较好地解决了利益多元化而造成的意见纷争和政局不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内耗,维护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但是,政治协商并非是消弥纷争、毫无约束的协同机制,而是包容差异、相互约束的民主机制。这种政治协商是一种制约性政治协商。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如果缺乏制约性,合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政治基础;从政治协商的原初意义来看,政治协商如果脱离了制约性,协商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从中国政治协商实践来看,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如果缺乏制约性,协商就会流于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讲,制约性协商才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在机理,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政治协商中的制约性功能。
作者 虞崇胜
出处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8,共7页 Journal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政治文明建设研究>(04&ZD016)阶段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4

  • 1王金红.《以民主监督推动国家善治》,载《南方日报》2008年12月3日第8版.
  • 2胡锦涛.《在庆祝人民政协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新网》,2004年9月21日.
  • 3万家阳.《谈谈科学发展与政协文化的关系》,人民网2009年7月14日.
  • 4丁建峰.看得见的正义——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1):128-13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11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