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中医界论"痢",总将其鼻祖归于"诸病源候论"名下,并已形成共识。然而,只要我们仔细分析论"痢"之起源,此本应归属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本文认为:前贤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首创了"利"之理论,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临床使用的具体方剂中描述了"利"及后世所指"痢疾"的辨证体系。仲景提出"痢无止法"的观点,至今仍为治"痢"之要法,首创的"白头翁汤"、"桃花汤"之治痢有效方剂,至今仍在沿用。细考其间,东汉末年,其字虚少实多,故而,通常一字多意,文字中有"利"而无"痢"。"利"、"痢"本为通假,故而"痢"之鼻祖,理应属仲景无疑。
出处
《四川中医》
2011年第9期32-33,共2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