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某造船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目的了解某造船厂职业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一氧化碳、硫化氢、臭氧、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酸、糠醇、氨、氟化物、丙酮、酚、二氯甲烷、苯、甲苯、锰及其化合物、锆及其化合物、矽尘、电焊弧光、工频电场等未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2-2007,甲醛、二甲苯、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等超过《限值》。结论该造船厂职业病危害严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685-1686,共2页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雷伟诚.浅析中国造船现状及发展趋势[J].船舶设计通讯,2006(1):65-66. 被引量:5
  • 2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S].[S].,..
  • 3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S].
  • 4GBZ/T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S].
  • 5GBZ/T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S].
  • 6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S].
  • 7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 8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

共引文献434

同被引文献36

  • 1杨继红,杨泽云,林萍.某造船厂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评价[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32(6):363-365. 被引量:14
  • 2陈吉旭,邓虹.舱室排风除尘导致噪声超标的初步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2):128-128. 被引量:7
  • 3卫生部.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s].
  • 4GB/T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S].
  • 5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Z].2002-03-17.
  • 6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S].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 10丘创逸,陈建雄,张东辉,温翠菊,闫雪华,邹剑明.移动式排烟罩对电焊烟尘的控制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6(6):321-322.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