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方法改进和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桡动脉穿刺新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280例需行动脉采血的患者按采血顺序分为试验组120和对照组160例.试验组采用了5号头皮针进行桡动脉采血,对照组用7号针头进行桡动脉采血.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情况、淤斑和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疼痛情况高于对照组,淤斑和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5号头皮针进行桡动脉采血,可以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降低淤斑和血肿发生率,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作者
陈逢兰
罗彩虹
胡文娟
机构地区
广东省广州市正骨医院骨伤二区
出处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292-292,共1页
Medical information
关键词
5号头皮针
桡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尤黎明.采集动脉血与血气分析[M]//颜美琼.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i0.
2
王凤兰,王莉.
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1998,13(3):153-153.
被引量:8
3
李妹清,詹文英,曾洁华.
两点固定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08,29(8):1428-1429.
被引量:16
4
崔焱.动脉注射与动脉血标本采集法[A].见: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314.
5
潘纯媚.协助采血做血液气体分析[A].见:潘纯媚.新护理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99-20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窦静.
血气分析动脉穿刺采血的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79-3179.
被引量:12
2
邓颖珍.
快速静脉穿刺法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06,22(4):43-43.
被引量:16
3
李燕.评估疼痛的最佳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6-126.
4
陶莉莉,洪淡华,卢秀兰.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6):361-362.
被引量:15
5
孙晓宁,赵强.
桡动脉的应用解剖与提取[J]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3):430-431.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26
1
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自制支撑垫在桡动脉穿刺操作中的应用研究[J]
.医学信息,2017,30(7):126-127.
被引量:2
2
张飞彩,丁红琴,黄群华.
桡动脉穿刺方法的改进[J]
.护理学杂志,2005,20(3):47-48.
被引量:39
3
钭国英,钟爱武,陈玉叶,周根芝.
意识障碍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上海护理,2006,6(2):30-31.
被引量:7
4
宋伟宁,刘钦文,杜国防.
尿激酶治疗血栓性静脉炎26例[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4):35-37.
5
侯希清.
预防重症脑外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3):301-302.
6
马海英,张志强.
桡动脉采血120例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6):83-83.
被引量:8
7
周建平.
桡动脉穿刺方法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97-98.
被引量:3
8
覃红桂.
推移法行肱动脉穿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9,23(12):3171-3172.
被引量:4
9
王建芸.
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67-168.
被引量:14
10
陈丹.
桡动脉穿刺采血中进针角度的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206-420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0
1
李妹清,詹文英,曾洁华.
两点固定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08,29(8):1428-1429.
被引量:16
2
陈华球.
桡动脉采血穿刺方法的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8):1343-1343.
被引量:8
3
黄桂传,冼日凤,陈容.
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血管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35-1036.
被引量:17
4
陈华英,蔡益民.
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报,2011,18(3):7-10.
被引量:16
5
陈锦凤.
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新方法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3):106-106.
被引量:20
6
陈丽莹,梁梅.
改良桡动脉穿刺方法的观察和护理[J]
.中外医疗,2011,30(13):106-106.
被引量:4
7
刘海英,邹喜荣.
C型定位法在老年病人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2,10(29):2696-2697.
被引量:1
8
袁丽荣,高庆珍.
两种动脉采血固定手法的对比观察[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10):2835-2836.
被引量:2
9
蒋美琴,于静芳.
不同手法行桡动脉采血的效果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3-54.
被引量:3
10
汪媛.
经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护理体会[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05-10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王丽,李吾枝,曹明勇.
手腕背曲法在老年患者行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95-95.
被引量:8
2
杜亚娟,林慧娟.
防水记号笔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30-1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陈余锋.
国内成人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23(10):7-8.
被引量:2
2
杨彦萍,丁美幸,王哲,秦婷,关丽丽.
示指感知和腕部固定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8,33(5):47-48.
被引量:8
3
彭晓卉.
不同穿刺手法在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J]
.上海护理,2018,18(8):49-51.
被引量:8
4
李振华.
血气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水平结果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8X):17-18.
被引量:1
5
黎梅.
腕部固定联合食指感知法在动脉血采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9,17(19):2374-2376.
6
田波,黄瑛琪,王艳军.
改良垫枕在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巧妙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4):131-132.
被引量:6
7
毕爱萍,吴冰,程国辉,宋满怀,郭建.
采血固定器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226-230.
被引量:6
8
何世会,付斌.
改良型腕部固定垫在ICU患者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10):84-85.
被引量:3
9
陈秋兰.
N1级护士使用新型桡动脉采血辅助工具的临床效果观察[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1,39(2):219-221.
10
史笑,岳朝丽,潘志娟,刘扣英.
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1):4322-4325.
被引量:4
1
许芬娟.
5.5号头皮针行桡动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8,15(6):69-70.
被引量:11
2
何亚琼,胡峥峥,高茂馗,束国防,芦慧霞.
多管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及采血顺序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
.现代医学,2015,43(8):1063-1065.
被引量:5
3
黄汝英,罗玉娟.
静脉采血真空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1):3203-3204.
被引量:1
4
刘志凤.
门诊采血顺序和送检时间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968-970.
5
陈美凤.
改良式动脉采血方法[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2):225-226.
6
李丹.
关于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顺序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06,27(2):206-206.
被引量:13
7
周红辉,麦吕芬,李华.
真空管采血顺序对电解质钾、钠测定结果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797-798.
被引量:2
8
刘秋霞,邓红燕.
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方法[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2):442-442.
9
郑燕芳,刘增香,陈奕杏.
一次性输液针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18-219.
被引量:5
10
包海燕.
不同采血顺序、送检时间及袖带压力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801-802.
被引量:5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