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能源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调整能源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后者指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根据立法目的层次结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一层次;狭义的能源法,即《能源法》的立法目的属于第二层次,它被语言文字明确地规定在《能源法》总则中。《能源法》立法目的的内容由其法律地位和立法需求所决定,可表述为"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保护生态环境"代表了一国能源法发展的阶段,蕴含着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含义,是《能源法》立法目的条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出处
《理论界》
2011年第9期66-68,共3页
Theory Horizon
基金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气候变化应对法立法研究"
2009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低碳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JZD0020)子课题"低碳经济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