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加工工艺对茶树花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树花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和丰富的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解毒、降脂、降糖、抗癌、滋补、养颜等功效。本研究以金萱品种为原料,采用不同杀青方式和干燥方式加工的成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实验结果表明,蒸汽杀青和远红外干燥更适宜茶树花的加工。
作者
张婉婷
张灵枝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4期13-14,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茶树花
加工工艺
品质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1
顾亚萍,钱和.
茶树花香气成分研究及其香精的制备[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1):187-190.
被引量:25
2
中林绿源(北京)茶树花研究发展中心.有着广泛应垌前景的茶树花.银发世界,2003,5:56-57.
3
王汉生.茶叶生物化学实验[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1998.
4
崔宏春,江和源,张建勇,寇小红,袁新跃,刘晓辉,高晴晴,江用文.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00-203.
被引量:8
5
王元凤,金征宇.
不同溶剂分级提取的茶多糖的组成及降血糖活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13-81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6
1
王元凤,金征宇.
不同溶剂分级提取的茶多糖的组成及降血糖活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813-817.
被引量:8
2
任健,杨志宏,刘钟栋.
信阳毛尖茶多糖含量与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7):49-51.
被引量:4
3
陈海霞,张民,谢笔钧.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n 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 of Tea Glycoconjugate from Green Tea[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4,22(11):1387-1390.
被引量:5
4
鞠海,张建民,魏锋,林瑞超.
天然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0,15(3):107-113.
被引量:37
5
茅庆文,朱叔韬.
毛细管电泳技术对单糖氨基吡啶衍生物的检测[J]
.色谱,1994,12(3):194-196.
被引量:6
6
陶乐平,丁在富,张部昌.
气相色谱在多糖结构测定中的应用[J]
.色谱,1994,12(5):351-354.
被引量:43
7
刘咏,成战胜.
茶叶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单糖组分的鉴定[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6):134-136.
被引量:17
8
郭忠武,王来曦.
糖化学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1995,7(1):10-29.
被引量:42
9
来鲁华,杨昱婷.
寡糖的构象分析[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5,22(4):290-294.
被引量:22
10
董群,方积年.
寡糖及多糖甲基化方法的发展及现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7(2):60-6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8
1
崔宏春,江和源,张建勇,寇小红,袁新跃,刘晓辉,高晴晴,江用文.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00-203.
被引量:8
2
衡磊,董璨,李海洋.
香水气味的离子迁移谱分析方法[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4(4):6-9.
被引量:2
3
彭利剑,赵晓盼,王海杰,赵文秀.
纯化红茶多糖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33(5):284-286.
4
李博,屠幼英,徐纪英.
茶树花对大鼠致畸作用的研究[J]
.茶叶,2009,35(2):87-90.
被引量:11
5
王秋霜,赵超艺,凌彩金,柯乐芹,杨冬梅,卓敏.
国内外茶树花研究进展概述[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7):35-38.
被引量:21
6
李鹤,马力,张诗静,李夏菲.
微波辅助萃取提取茶叶中茶多糖的工艺研究[J]
.生命科学仪器,2010,8(4):50-53.
被引量:9
7
王超,施晓云,祁杨.
茶多糖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2):187-190.
被引量:13
8
杨玉明,王敏红,黄阿根.
茶树花热风干燥工艺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32(2):81-85.
被引量:12
9
余锐,王娟,黄惠华.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萃取制备茶树花浸膏的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11):1375-1378.
被引量:3
10
孙宝国,孙金沅.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天然存在及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
.中国食品学报,2011,11(8):1-8.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111
1
叶乃兴,刘金英,饶耿慧.
茶树的开花习性与茶树花产量[J]
.福建茶叶,2008,31(4):16-18.
被引量:12
2
王晓婧,翁蔚,杨子银,屠幼英.
茶花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
.中国茶叶,2004,26(4):8-10.
被引量:40
3
田国政,王东辉,周光来,陈根洪.
茶树花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2):26-28.
被引量:37
4
丁仁凤,何普明,揭国良.
茶多糖和茶多酚的降血糖作用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3):219-224.
被引量:75
5
倪穗,李纪元.
我国连蕊茶组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前景[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5):70-73.
被引量:17
6
冯婧,侯彩云.
常温冲泡绿茶有效物质浸出规律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11):93-96.
被引量:25
7
叶乃兴,杨江帆,邬龄盛,王振康.
茶树花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分析[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4):30-33.
被引量:26
8
王振康,叶乃兴,邬龄盛,杨江帆.
微波杀青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J]
.茶叶科学技术,2005(4):10-11.
被引量:10
9
陈蕾.
身价百亿茶树花[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06(2):105-107.
被引量:17
10
李大祥,宛晓春,杨昌军,王华.
茶儿茶素氧化机理[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1):171-181.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
10
1
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510-513.
被引量:11
2
赵振军,包彬,邹万志.
冲泡条件对茶树花茶茶汤内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5):1096-1098.
被引量:4
3
应震,韩琴,于勇杰,倪穗.
连蕊茶花的干燥工艺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8-23.
被引量:3
4
谭少波,王小云,兰燕,于毓林.
广西优质茶树花品种筛选及加工工艺初探[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9):1657-1661.
被引量:4
5
任家强,申东,黄大灿.
茶树花光波加工工艺探讨[J]
.贵州茶叶,2014,42(3):19-22.
被引量:3
6
王春光,龚成云,王芹,李述举,赵云青,唐光炎,朱雯.
杀青方式对白茶花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5):129-134.
被引量:1
7
黄艳,商虎,朱嘉威,刘鹏,孙威江.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20,41(11):165-170.
被引量:19
8
刘敏.
不同茶树花茶内含物质分析[J]
.保鲜与加工,2023,23(5):55-60.
被引量:3
9
吴钊豹,李安生,付仕皓,刘少群,孙彬妹,姚有志,方沈浩,郑鹏.
茶树花的品质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24,30(7):94-98.
被引量:1
10
陈美链,李杨,刘淑燕,李金贵,胡汉亮,郭泽镔.
茶树花真空冷冻干燥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45(18):169-180.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李凤英,刘素稳,郭朔.
紫玉兰花干燥方法对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15,42(6):1150-1156.
被引量:9
2
谭少波,王小云,兰燕,于毓林.
广西优质茶树花品种筛选及加工工艺初探[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9):1657-1661.
被引量:4
3
黎梅雨,张清安,魏雪.
不同冲泡条件对紫阳富硒茶中硒溶出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1):50-53.
被引量:3
4
申东,何萍,喻园,范定松,张畅,喻云春.
茶花红茶窨制技术初探[J]
.贵州科学,2017,35(3):92-96.
被引量:3
5
王春光,龚成云,王芹,李述举,赵云青,唐光炎,朱雯.
杀青方式对白茶花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5):129-134.
被引量:1
6
王芹,赵云青,李述举,王春光,龚成云,李传恺,朱雯.
蒸气杀青时间对白茶花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2):73-77.
被引量:1
7
刘春菊,王海鸥,李大婧,唐明霞,刘春泉,张钟元,江宁,牛丽影,崔莉,袁春新.
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8,34(4):913-920.
被引量:6
8
李利欢,赖榕辉,黄秀鑫,肖丽红,黄海英.
茶树花的生化特征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广东茶业,2018(4):2-7.
被引量:9
9
龚成云,王芹,李述举,王春光,赵云青,李传恺,朱雯.
微波杀青时间对昭君白茶茶花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7,44(12):130-135.
被引量:1
10
谭火银,胡秀,董明明,张雯涵.
姜花纯花茶的加工工艺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7):115-122.
被引量:3
1
庞月兰,廖勤明,杨春,张凌云,徐翔.
“金萱”品种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研究[J]
.广西农学报,2016,31(4):26-29.
被引量:5
2
吴潜华,庞月兰,廖勤明.
蒸汽-滚筒联合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南方农业,2016,10(29):91-91.
被引量:1
3
亓加伟,袁樱花.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6(2):72-73.
4
覃杰凤,刘汉焱.
浅谈乌龙茶品种金萱在广西的综合开发利用[J]
.广西热带农业,2010(4):56-57.
被引量:3
5
聂樟清,杨普香,刘小仙.
加工工艺对茶树花品质的影响[J]
.蚕桑茶叶通讯,2009(1):35-37.
被引量:12
6
魏敏,李丽君.
不同杀青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09,40(10):35-37.
被引量:4
7
赵英,尹春梅,任跃英,戴树伟,蔡荣春,范广志,蔡均锋.
太阳能大棚配合远红外干燥西洋参工艺研究Ⅰ[J]
.农业与技术,1995,15(2):51-53.
被引量:1
8
申彩英,李峰,朴在林.
香菇远红外连续干燥主要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9):132-134.
被引量:6
9
冯广良.
人参负压远红外干燥有效成分回收利用[J]
.特产研究,1991(1):34-34.
被引量:2
10
谭少波,王小云,黄敏周,于毓林.
广西优质茶树花主要性状及品质分析研究[J]
.大众科技,2013,15(12):143-144.
被引量:6
福建茶叶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