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公民伦理的传统及其两种话语之争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公民伦理实质是一种公共伦理,其核心是要回答公民之"公"(公共性)与公民之"善"的问题。现代西方的"公民"理念承继了古典的"国家公民"理想和中世纪以来的"自由民"、"布尔乔亚"的因子。在对公民角色与公民之"善"的判断上,因此呈现出不同的传统与价值取向,形成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概念。当代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尤其是两者有关德性与规范之争是这一问题在当代的回潮。
作者 徐小芳 李虹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7-9,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人的精神生态及其教育研究"(2010sk265)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11):67-74. 被引量:64
  • 2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 3恩勒·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5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 6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 7方朝晖.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J].中国社会科学,1994(5):82-102. 被引量:75
  • 8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M].盛葵阳,崔秒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9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 10麦佥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 3.《孟子》[M].,..
  • 4刘述先.《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M].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60-61页.
  • 5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164页以下.
  • 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0页.
  • 7张载.《西铭》.
  • 8郑家栋.1997年:《儒家伦理如何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助力》,载《经济秩序理论和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申鉴》(荀悦)
  • 10(英)米勒(Miller,David),(英)波格丹诺(Bogdanor,Vernon)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16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