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管理者要具备“格物”精神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格物是《大学》里8目中的第一个环节,即所谓“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格物”,在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从对事物的研究中总结知识从而达到认知,我们可从中管窥儒家唯物主义思想的一斑。
作者
寇北辰
出处
《企业文化》
2011年第10期42-42,共1页
Corporate Culture
关键词
“格物”
管理者
精神
格物致知
唯物主义思想
儒家思想
《大学》
问题讨论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邹中棠.
“格物致知”乃师道之本[J]
.中国西部,2012(21):39-42.
2
沈素珍,钱耕森.
对孙中山以知觉分人为三种之新解[J]
.哲学研究,2012(6):48-52.
3
单信.
光“尝”后“知”[J]
.天风,2011(6).
4
戴大明.
“格物”本义的教育学启示[J]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2):3-3.
5
毛启鉴.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44.
被引量:8
6
熊吕茂,杨铮铮.
论王夫之的文化思想[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3-6.
被引量:3
7
徐国进.
从“求田问舍”到“治国平天下”[J]
.国学(吉林),2010(2):38-41.
8
磊磊.
年纪越长,对自己的信心越多[J]
.文苑,2016,0(4):2-3.
9
彭富春.
重新唤醒人的良心[J]
.上海国资,2006(2):80-80.
10
杜齐全.
说廉[J]
.金融博览,2011(1):76-76.
企业文化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