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冬种马铃薯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影响:免耕覆盖稻草栽培平均产量达2 200.4 kg/亩,比常规栽培平均产量1 845.3 kg/亩增355.1 kg/亩,增幅19.4%,增产效果明显;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的配套栽培试验表明:种植密度应掌握在4 500~5 000棵/亩为宜,适宜种植规格为40 cm×26~28 cm,基肥用量控制在三元硫酸钾复合肥55 kg左右为宜。
作者
陈小苑
罗伟中
曾志
机构地区
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农业站
广东省兴宁市科技实验站
广东省兴宁市农业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0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方式
免耕覆盖稻草
种植密度
施肥量
试验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7
1
蒋富友.
间作套种下脱毒马铃薯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马铃薯,2005,19(1):20-21.
被引量:14
2
王勇,曹兴南,张传胜.
适度规模服务 增大农机效益[J]
.中国农机化,2006(4):16-17.
被引量:2
3
蒋亦元.
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3):179-181.
被引量:59
4
左淑珍,迟仁立.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J]
.农村机械化,1998(2):36-36.
被引量:17
5
陈学才,曹晋福,杨正美,苏曼琳.
不同种植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9,23(2):96-98.
被引量:9
6
李士敏,刘桂华,蒋仕模,苟开礼,郑明强,苏跃,李正红.
稻田马铃薯连续免耕栽培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74-76.
被引量:6
7
朱杰辉,何长征,宋勇,熊兴耀,刘明月.
不同类型土壤中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4):423-426.
被引量:8
8
王在满,罗锡文,唐湘如,马国辉,张国忠,曾山.
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及机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31(1):91-95.
被引量:95
9
赖立军.
农用地膜残留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8):145-145.
被引量:1
10
满世志.
冬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J]
.种子世界,2010(8):30-3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林品凯.
马铃薯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优化组合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4,34(1):114-115.
被引量:1
2
郝智勇.
浅析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8):43-44.
被引量:3
3
黄欢,罗炜斌.
冬种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5(9):83-83.
被引量:2
4
柳国光,吉洪湖,程林润.
面向效益优化的农机农艺融合方法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2):253-257.
被引量:10
5
柳国光,吉洪湖,徐锦大,王涛,童一宁,楼婷婷.
南方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与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7):6-7.
被引量:2
6
杨雁华.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6):174-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马春兰.
卓尼县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应用分析[J]
.农业机械,2023(11):85-87.
被引量:2
2
周艳丽,刘娜,张文彬,吴艳玲,卢秉福,刘晓雪.
甜菜机械化栽培技术分析[J]
.中国甜菜糖业,2020(1):15-19.
被引量:2
3
李建华,夏梦吟,杨丽萍,玉尖章.
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谈[J]
.中国科技纵横,2019,0(1):231-232.
被引量:2
4
蒙忠升.
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68-69.
5
向术萍,赵天钟,李智强,杨洋,李越.
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石灰氮不同用量对酸化土壤马铃薯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82-84.
被引量:2
6
夏琼,梁丁宝.
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机械化水平[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9):128-128.
被引量:1
7
谢启群.
繁昌县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2):169-169.
被引量:4
8
李丽淑,樊吴静,杨鑫,谭冠宁,唐洲萍,何虎翼.
不同栽培方式、播种深度对冬种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4):673-679.
被引量:11
9
李丽淑,樊吴静,杨鑫,唐洲萍,谭冠宁,何虎翼.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广西冬种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36-41.
被引量:6
10
卢秉福,周艳丽,刘晓雪.
甜菜机械化栽培的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研究[J]
.农学学报,2019,9(7):53-56.
被引量:12
1
邝伟生,张雪,刘玉佩,王勇,梁和.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8,39(1):30-32.
被引量:29
2
韦目阔,刘玉佩,岑东亮,黄雪琳,梁和.
不同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种业,2009(1):40-42.
被引量:5
3
吕巨智,梁和,姜建初,梁运波,蓝大岩,李生.
稻田冬种马铃薯不同覆盖物免耕栽培初报[J]
.中国种业,2009(5):39-40.
被引量:1
4
杨月华.
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不同模式栽培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4):33-33.
被引量:2
5
凌志祥,刘颖珊.
冬种马铃薯免耕覆盖稻草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8):128-129.
被引量:2
6
邝伟生,梁启新,谭小莉,张雪,刘玉佩,蓝立斌,李宏艳,梁和.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广西农业科学,2008,39(3):299-302.
被引量:9
7
康轩,黄景,吕巨智,银秋玲,梁和,雷振甜,李仍云.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6):2339-2343.
被引量:47
8
吕巨智,姜建初,裴铁雄,梁运波,梁和.
不同覆盖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539-541.
被引量:8
9
李鑫,谢定仙.
不同覆盖物和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1,28(6):756-757.
10
汪军,王德建,张刚.
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土壤,2009,41(6):1004-1008.
被引量:30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