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间接回指中的形态关系研究——以中国现代戏剧为语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22部现代汉语戏剧中找到了322个间接回指的实例,并对其中先行词(AT)和间接回指(IA)的形态关系进行了穷尽式分析和归类,并与相关英语语言研究成果作了对比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翔实的佐证和参照。
作者
熊前莉
机构地区
上海体育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70-73,共4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基金
上海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sty08003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先行词
回指词
形态关系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军.
“框棂关系”对间接回指研究的启示[J]
.外语教学,2005,26(4):15-17.
被引量:5
2
许余龙.
从回指确认的角度看汉语叙述体篇章中的主题标示[J]
.当代语言学,2005,7(2):122-131.
被引量:29
3
王军.
汉英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1):108-112.
被引量:17
4
周平.
英语间接前指现象产生的条件[J]
.外语学刊,2002(3):80-82.
被引量:6
5
项成东.
代词性和指示性间接回指语及其认知基础[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3):10-14.
被引量:18
6
项成东.
间接照应与语篇理解[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3):87-90.
被引量:11
7
刘礼进.
英语话语中的间接照应[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70-73.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27
1
周平.
可及性理论与前指现象[J]
.外语教学,2001,22(4):3-8.
被引量:15
2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0
3
许余龙.
汉英篇章中句子主题的识别[J]
.外国语,1996,19(6):3-9.
被引量:32
4
许余龙.
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与验证[J]
.外国语,2003,26(2):17-24.
被引量:37
5
王军.
论关联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主导作用[J]
.现代外语,2004,27(3):239-247.
被引量:23
6
何自然.
语用含意推理和照应[J]
.福建外语,2001(4):1-8.
被引量:10
7
许余龙.
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21-328.
被引量:173
8
刘礼进.
英语话语中的间接照应[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2):70-73.
被引量:12
9
何自然.
语用推理的照应[J]
.福建外语,2000(1):1-10.
被引量:25
10
石毓智.
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J]
.当代语言学,2002,4(1):25-37.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80
1
曹秀玲,王敏.
汉语称名关系小句“(被S)称(之)为N1的N2”[J]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2020(1):75-89.
2
徐立红.
可推知回指与定指认知语用推理[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8-41.
3
路晓琴.
论认知语境在照应释义中的主导作用[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72-74.
4
吴文婷.
英汉语间接回指的形式与释义基础[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2):185-188.
被引量:1
5
曹顺娣.
英语间接前指形式产生的条件及分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7):264-265.
6
莫爱屏.
汉语话语中推理照应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外语,2004,27(3):230-238.
被引量:11
7
王军.
论关联度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主导作用[J]
.现代外语,2004,27(3):239-247.
被引量:23
8
王军.
汉英间接回指形式对比初步[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1):108-112.
被引量:17
9
周笃宝.
照应与翻译[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89-91.
被引量:3
10
魏月红.
话语意义的生成[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1):68-70.
被引量:1
1
陈维友.
韵律与汉语形态的关系及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8):140-141.
2
方传余.
基于形态关系的英语反义关系语义学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3,24(6):44-46.
被引量:3
3
毕谦琦.
以《经典释文》“大”字音义辨析为例看异读和形态的关系[J]
.语言研究集刊,2012(1):288-299.
4
赵觅,陈连丰.
从多维角度解析英语反义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88-88.
被引量:1
5
张翠玲.
中国现代戏剧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1):18-26.
被引量:4
6
骆萍.
“场域—惯习”论下鲁迅的翻译实践活动[J]
.外国语文,2013,29(4):110-113.
被引量:14
7
戈维.
论口语同列联系[J]
.中国俄语教学,1996,15(2):6-9.
8
严晓江.
论梁实秋译莎的文化意义[J]
.社科纵横,2011,26(7):93-94.
被引量:2
9
骆萍.
翻译规范与译者惯习——以胡适译诗为例[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18(2):75-78.
被引量:23
10
于善志.
不对称关系与词法推导[J]
.外国语,2014,37(6):24-33.
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