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昌硕艺术的“通会之境”论
被引量:
1
"Interconnecting Ideorealm" of Wu Changshuo's Ar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诗书画印的融通是"通会之境"这一文人画审美标准的最佳形式表现,通会之境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家根深蒂固的艺术气质和矢志不渝的审美理想。作为这一审美境界的典型代表,吴昌硕注重画外的综合修养,具有诗书画印的主体创作能力与融通意识。吴昌硕艺术通会之境的形成,是由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碑学背景、文人知识结构和立场等因素所决定的。
作者
徐智本
机构地区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232-236,200,共6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文人画
诗书画印
通会之境
融通
吴昌硕
审美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徐利明.“篆隶笔意”与四百年书法流变[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同被引文献
3
1
周凯达.
任伯年、吴昌硕绘画构图形式的比较——以视觉心理学为角度[J]
.艺术探索,2010,24(4):28-29.
被引量:2
2
白珂.
吴昌硕花鸟画构图的创新性研究[J]
.阴山学刊,2011,24(1):31-34.
被引量:4
3
曾正.
吴昌硕篆书对其花鸟画的影响[J]
.艺海,2011(4):71-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萌.
“六法论”视角下吴昌硕写意花鸟品评[J]
.艺术科技,2017,30(1):230-230.
1
徐智本.
吴昌硕艺术的“通会之境”论[J]
.艺术学界,2012(1):53-65.
2
谭懋明,覃庆贵.
书法篆刻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6(2):76-76.
3
王锐.
对倪瓒画论的一点认识[J]
.当代艺术,2007(1):143-145.
4
刘巍.
论声乐演员歌唱能力的培养[J]
.戏剧之家,2015(2):79-79.
5
马啸.
中国国家画院高效人才培养的探索——以龙瑞山水精英班为个案[J]
.美术,2008(4):120-123.
6
任海杰,郭新洋.
四听卡雷拉斯[J]
.歌剧,2013(6):16-16.
7
翁闵.
浅谈舞蹈的创作[J]
.时代教育,2008(3):200-200.
8
祁连山.
花鸟画名家冯晓军[J]
.当代陕西,2011(8):69-69.
9
李莹波.
篆刻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迪分析[J]
.品牌(理论月刊),2015(5):123-123.
被引量:1
10
黄燕姣.
浅析数字时代下的绘画艺术[J]
.大观周刊,2012(28):32-32.
艺术百家
2011年 第A0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