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社团建设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省10所高校750名在校大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进行了评价,挖掘高校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优势,进而探索了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视域下的社团建设模式。
作者
刘巧芝
机构地区
嘉兴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第9期72-75,共4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关键词
创新素质
社团
有效载体
模式
分类号
G64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2009年度嘉兴学院思政重点课题《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课题编号:70110016BW).
2
2011年度浙江省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研究课题《高校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课题编号:ZD20110106).
3
刘巧芝.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1(4):90-93.
被引量:40
4
王桂娥.
对创新思维的深层文化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77-81.
被引量:24
5
姚剑英.
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
.江苏高教,2010(2):120-121.
被引量:14
6
李金明,刘尊旭,吴松.
高校社团企业化运作模式初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6):53-55.
被引量:24
7
吕迎春.
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社团活动课程探索[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121-12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张琴.
论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及管理[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88-90.
被引量:10
2
王义遒.
推进通识教育,催生一种新的教师模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91-197.
被引量:77
3
王占军.
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及功能研究述评[J]
.江苏高教,2006(5):112-115.
被引量:46
4
孙波,杨欣虎.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35-38.
被引量:66
5
王占军.
建设大学创新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社团自治及其价值[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2):66-71.
被引量:9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许晓峰 接建峰.现代企业制度概论[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5)..
9
罗伯特·海尔布伦纳.经济学的秘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1)..
10
姚剑英.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共引文献
107
1
刘烨,孙赛楠,王立静,张百顺,张婷,郑人铭.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9):151-152.
被引量:1
2
李雪,曲秀梅.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主体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60-61.
被引量:2
3
朱琪,文燕平.
学习类AP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的调查[J]
.办公自动化,2020,0(2):33-39.
被引量:8
4
汪俊祺,余笃玄,吴忠舜.
传统文化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理论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04,6(3):109-111.
被引量:2
5
宣言,陈文娟.
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新思路浅析[J]
.文教资料,2008(36):186-187.
被引量:2
6
杨宏郝.
论创新思维的特征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2):230-233.
被引量:11
7
吴珊珊.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模式研究[J]
.黑河教育,2012(10):52-53.
被引量:1
8
骆云.
中职学校企业化社团建设的设计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49-51.
9
贾娜,王洪飞.
浅谈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7(6):160-162.
被引量:7
10
薛耀华.
技术引进的整合机制及其作用——基于“技术—社会—文化”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58-60.
同被引文献
3
1
张晓艳. 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华章,2014,(11):171.
2
张跃聪.
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
.高教论坛,2009(4):72-74.
被引量:9
3
张凤华,倪正顺,邵军,吴永辉,杨辉,袁莉.
以创新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包装学报,2010,2(1):85-8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张雪,静丽贤,刘文佳.
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4(11):40-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颜雅婉.
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提升研究[J]
.考试周刊,2015,0(60):151-152.
被引量:1
2
孙宏.
提高大学生英语创新素质促进辽宁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
.科技视界,2017(1):130-130.
1
冀振武.
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
.北方经贸,2000(1):244-245.
2
秦继兰.
也谈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183-184.
被引量:3
3
叶文锋.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14(1):38-39.
被引量:1
4
张小军.
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
.青春岁月,2012,0(16):233-233.
5
李俊龙,班宏,闫燕.
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认识[J]
.中国农业教育,2000,1(4):37-38.
被引量:1
6
李桂丽,李龙强,许建文.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部因素建构[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8):128-129.
7
黄伟中.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探索,2000(5):16-16.
被引量:7
8
赵东海.
浅谈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3):106-107.
被引量:3
9
刘太鹏,刘秀玲,李广才,陈桂芝.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J]
.学理论,2010(25):256-257.
被引量:1
10
张庆滨,王永友,郑海龙.
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体系[J]
.瞭望,2004(40):64-64.
被引量:6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