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思想意识变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陕甘宁边区在中国革命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结果,而其反过来又助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维度出发对陕甘宁边区民众的思想意识变迁进行了探析。
作者
杜玉娟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第18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陕甘宁边区
乡村民众
思想意识
变迁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王哲,董遂强.
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与方法探微[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3):1-7.
被引量:1
2
程晓敏.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中的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41-144.
被引量:1
3
魏彩苹.
多重视角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生建设成效[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16-18.
被引量:1
4
李祥兴,程晓敏.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82-85.
被引量:1
5
杨东.
陕甘宁边区民众的社会意识觉醒与心理嬗变[J]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1):22-25.
被引量:2
6
刘艳萍,杨延虎.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3):32-36.
被引量:8
7
汪新栋,周小峰,高长天.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思想意识的变迁[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78-80.
被引量:2
8
惠海涛,汪新栋.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思想意识的变迁[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11-12.
被引量:1
9
李晓华.
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建设[J]
.长白学刊,2006(6):94-95.
被引量:4
1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01)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黄正林.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
.抗日战争研究,2001(3):15-34.
被引量:29
2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政会文献汇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3
陕甘宁边区的普选运动[N].解放日报,1945-12-29.
4
关中民众热烈动员,赶送公粮,积极参加自卫军、运输队,保卫家乡[N].解放日报,1945-12-29.
5
[8]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Z].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171-172.
6
[3]刘景范.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卷[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
7
[7]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上卷[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328.
8
[9]林伯渠.边区建设的新阶段[N].解放日报,1946-04-04.
9
[1]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424.
10
[4]李富春.关于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问题[N].解放日报,1945-01-09
共引文献
12
1
刘传本,焦绍鑫.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意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26-28.
2
张明师.
新制度下的新模范:1950年英模群体的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1):231-235.
被引量:5
3
周慧.
毛泽东“学习”理论在党建中的运用研究——以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例[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3):42-46.
4
傅才武,陈庚.
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模式的结构化和制度化(1927-1949)[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33-40.
被引量:2
5
王保存,刘萍萍,肖宇,冯美美,杨沛.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与新劳动观的树立[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9(3):16-19.
被引量:2
6
李欢,谭薇,张悦,李五明,孔效民.
陕甘宁边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8,32(1):65-70.
被引量:1
7
李珂.
楷模与引领: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的嬗变与省思[J]
.教学与研究,2018(6):77-84.
被引量:11
8
任鹏,李毅.
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基于实践、理论、文化视角[J]
.山东工会论坛,2018,24(3):1-5.
被引量:2
9
任鹏,李毅.
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基于实践、理论和文化的视角[J]
.党政干部学刊,2018,0(7):71-75.
10
冯兵,赵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5):15-24.
被引量:1
1
张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延安时期社会教育浅论[J]
.湘潮(理论版),2013(12):1-2.
2
马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的群众路线[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120-122.
3
张坤.
环境问题中的法律与意识探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5):134-135.
4
王太钧,肖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中央苏区时期的政权建设[J]
.理论导报,2011(3):14-15.
5
李祥兴,王先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46-149.
被引量:5
6
金家新,刘江眉.
民众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与苏东剧变——兼谈对我国的启发与警示[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1):23-29.
被引量:2
7
刘红.
“两蒋时期”对台湾社会“国家认同”的构建和影响[J]
.统一论坛,2015(2):10-13.
被引量:2
8
汤水清.
“离婚法”与“妇女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乡村民众对婚姻法的误读[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6):129-137.
被引量:19
9
李一吉,王效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J]
.广西社会科学,2016(12):18-22.
被引量:3
10
张志刚.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法的社会学分析[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43-44.
福建党史月刊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