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塑共识·多元视野·当代意识——对新世纪十年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世纪的十年,是中国方方面面发生剧变的十年。同样,新闻界在新世纪的十年里也发生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新世纪十年,党中央围绕如何认识和对待新闻报道,
作者
李彬
张垒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共6页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回顾与反思
新闻史研究
当代意识
新闻报道
新闻界
党中央
学者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13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1
1
张振华.
新世纪10年新闻传播理念的诸多变革[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16-20.
被引量:2
2
丁淦林.
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J]
.新闻大学,2007(1):28-32.
被引量:52
3
吴文虎.
本体迷失和边缘越位——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误区[J]
.新闻大学,2007(1):33-38.
被引量:33
4
吴廷俊,阳海洪.
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论中国新闻史研究如何走出“学术内卷化”状态[J]
.新闻大学,2007(3):5-12.
被引量:57
5
黄旦,瞿轶羿.
从“编年史”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对共和国新闻史的一点想法[J]
.国际新闻界,2010,32(3):6-11.
被引量:18
6
李彬,刘宪阁.
新闻社会史:1949年以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种可能[J]
.国际新闻界,2010,32(3):19-24.
被引量:13
7
李彬.
“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J]
.新闻大学,2007(1):39-43.
被引量:46
8
张昆.
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4):73-79.
被引量:15
9
阳海洪,赵平喜.
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J]
.新闻界,2009(2):68-70.
被引量:13
10
唐海江.
“正在构成”的新闻史:社会建构论与中国新闻史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0,32(7):96-10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46
1
赵世瑜.
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
.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0
2
里斯·洛万,孙虹,孙立新.
纪念碑——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J]
.史学理论研究,1997(3):109-115.
被引量:8
3
程曼丽.
横向比较: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思路[J]
.新闻大学,1997(1):57-58.
被引量:7
4
李彬.
对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思考与建议[J]
.新闻大学,1996(4):36-38.
被引量:19
5
于茀.
关于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本体论问题[J]
.文艺研究,1993(2):20-27.
被引量:15
6
李彬.
新闻史有什么用─—试论新闻史的当代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1):7-12.
被引量:3
7
沈固朝.
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特点及对我们的启发[J]
.史学理论研究,1995(2):98-107.
被引量:23
8
尹韵公.
急选报:明代雕版印刷报纸[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1):88-89.
被引量:6
9
周兵.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J]
.河北学刊,2004,24(6):151-156.
被引量:25
10
沈洁.
许多时间,像烟[J]
.读书,2004(12):48-5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3
1
刘伟伟.
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政策过程与社会运动——三大理论视角与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8(1):40-55.
2
吴世文,罗一凡.
比较视角下变迁的“他者”:中国公共话语中的印度互联网[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21-38.
被引量:1
3
姚少宝.
学术概念何以“出圈”——以“内卷化”的网络传播为例[J]
.青年记者,2022(21):59-61.
4
沙垚.
与古为新:一种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史研究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21(8):110-117.
被引量:7
5
王欢妮,李静怡.
智能媒介的生态因子及生态位探析[J]
.北方传媒研究,2023(1):83-86.
6
陈力丹.
2008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31(1):5-10.
被引量:8
7
蔡尚伟,刘锐.
新闻经典:事关新闻学科建设的基础命题[J]
.新闻研究导刊,2010,1(1):11-13.
被引量:1
8
吴麟.
以问题为中心:论新闻传播史教学困境的破解[J]
.新闻界,2011(9):137-140.
被引量:1
9
徐觅真.
浅述口述史学在各学科中运用[J]
.消费导刊,2009,0(17):240-240.
10
李良荣,张宁.
2004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
.新闻大学,2005(2):3-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5
1
刘晓伟.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先进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3):5-19.
被引量:7
2
熊宗武.
《遐迩贯珍》首任主编考[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1):86-107.
被引量:1
3
赵如涵,罗晨.
国际传播中的视觉修辞与新闻实践:基于《查理周刊》的新闻漫画研究(1969—2020)[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49-53.
被引量:7
4
艾红红,韩文婷.
蓄力与开蒙:李提摩太在华社会关系网的拓展及其对中国报业的影响[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53-57.
被引量:4
5
方汉奇.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4):110-125.
被引量:2
6
林溪声.
口述史:新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J]
.国际新闻界,2006,28(7):73-77.
被引量:19
7
王润泽.
专业化:新闻史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的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08,30(4):19-22.
被引量:9
8
王润泽.
离得近,看得细,多研究些问题——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的一种建议[J]
.国际新闻界,2010,32(3):25-29.
被引量:7
9
王琼,刘建明.
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广播电视史研究的新架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7):60-63.
被引量:3
10
路鹏程.
民国记者的关系网与新闻采集网[J]
.国际新闻界,2012,34(2):108-1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邓绍根,强若琳,刘欣欣.
夯基·开拓·创新:新时代1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J]
.传媒观察,2023(4):59-69.
被引量:1
2
樊亚平,张璐.
新时代以来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新闻传播学四大刊为中心[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4):148-160.
被引量:3
3
丁家佳,李子瑜.
论近三十年来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展史中的角色承担[J]
.视听,2016,0(6):219-2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谭海梅.
口述史在新闻传播学中的价值[J]
.中国地市报人,2023(12):53-54.
被引量:1
2
刘泱育.
年谱编撰与效果历史意识:新闻史研究的新想象——以《方汉奇年谱长编》为例[J]
.全球传媒学刊,2024,11(1):122-134.
3
张埥.
新时期新闻记者如何做好宣传思想工作[J]
.记者摇篮,2024(6):33-35.
4
吴婧暄.
《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再评[J]
.新闻文化建设,2024(15):103-105.
1
崔鸣昌.
情报意识是当代意识的重要标志[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0(1):49-51.
2
平沙.
论摘[J]
.美术观察,2011(7):120-120.
3
徐时仪.
古典文献整理研究与当代意识[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0(5):118-124.
被引量:3
4
余霞.
拨动青年人的心弦——读《当代青年》1999年第12期[J]
.今传媒,2000,10(1):15-15.
5
柴剑虹.
编刊随想——为《文史知识》出刊百期作[J]
.中国出版,1990(1):76-79.
6
钟艺兵.
为创作开路,是电视剧理论研究的目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6,11(4):18-20.
被引量:1
7
王跃龙.
继承与借鉴的转换[J]
.缤纷,2014(4):217-219.
8
叶庆瑞.
论散文的当代意识[J]
.传媒观察,1998,0(4):36-37.
9
徐建华.
乡村警察写《乡村警察》——向电视观众说说心里话[J]
.当代电视,1993(7):38-38.
10
蔡葵.
开创广播艺术新天地[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8):66-66.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