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20世纪50~80年代农村婚姻礼仪的社会功能 被引量:2

The Social Function of Rural Marriage Etiquette during 1950~198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婚前的礼仪主要有提亲、相亲、订婚等;婚礼的程序主要有接新娘、婚宴等。婚礼存在需改进之处,因此要理性面对。在中国农村,社会认同是最重要的,而婚礼就是这种社会认同最重要的形式。婚姻当事人经由婚姻礼仪的举行,获得社会权威和公众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婚姻和家庭特定的社会功能。 Marriage etiquette before the marriage includes the proposal, the blind date, the engagement. The wedding procedure mainly involves meeting the bride, marriage wedding. There is something for improving in the marriage etiquette and we should face it rationally. In rural areas, social ident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wed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social identity. The marriage parties get the social authority and public recognition through marriage etiquette, then the specific social func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got achieved.
作者 李飞龙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0期34-38,共5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婚姻 礼仪 社会认同 农村 marriage, etiquette, social identity, rur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刘英:《论婚礼》,载《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 2(芬兰)维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二)》,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27页.
  • 3潘允康:《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质量》,载《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 4《张大池与栗德勇二人自由恋爱结婚》,《河北日报》1951年10月23日.
  • 5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第220页.

同被引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