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走向本有之思的道路——海德格尔的秘密自我思想总结

The Road to Ereignis-Denken——On Heidegger's Secret Self-conclus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海德格尔在1937年前后秘密写下一篇名为《道路回顾》的自我思想总结,这可能也是他生前唯一写下的秘密自我评点文献。与此文第一部分主要评点一直到1927年以前他公开发表的论著(包括《存在与时间》)不同,此文的第二部分"愿望与意志之增补(关于已探索道路的葆真)"中,海德格尔对自己多年以来的各种讲座和最重要的文本都进行了细心的评点,特别是精心说明了他于1936—1938年写下的《哲学论稿——自本有而来》一书的背景和具体思想构境:海德格尔在这里十分确定地指认了一个从1932年开始的全新计划。显然,这不再是第一部分中指认的那个启始于1922—1927年的"人的此在存在论"计划。如果说,《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的存在论"是通过深入探究希腊哲学中的第一开端启始的第一条存在之路,使全部以追逐存在者对象的西方形而上学复归于自己的存在本质(根据);那么,新计划则是跳出第一条存在之途所开辟的"另一开端"中的另一条道路,即进一步弃绝存在本身,通过追问存有之真理让本有本现的全新思想构境。 Around 1937, Heidegger used to write a secret self-conclusion, Ein Riickblick auf den Weg.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paper, Beilage zu Wunsch und Wille (tiber die Bewahrung des Versuchten), he made fine comments on his earlier lectures and key texts.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idegger's theory, especially his complex and hard approaches to Vom Ereignis since 1932 it is a desperate and tough intellectual road.
作者 张一兵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0-50,共11页 Academic Monthly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道路回顾》《哲学论稿》 另一条道路 Heidegger, Ein Rvckblick auf den Weg, Betrage zur Philosophic, another roa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德]海德格尔.《艺术品的起源》,Gesarntausgabe.Band5,Vittorio Klostermann, Frankfurt am Main, 1997.
  • 2[德]海德格尔.《关于艺术品的起源》,Gesamtausgabe,Band80.
  • 3[德]海德格尔.《德国哲学的当代境遇和未来任务》,Gesamtausgabe,Band16,Vittorio Klostermann,Frankfurt am Main, 2000.
  • 4[德]海德格尔.《关于真理的本质》,Gesamtausgabe,Band80.
  • 5[德]海德格尔.《关于荷尔德林的恩培多克勒残篇》,Gesamtausgabe,Band75.
  • 6[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赞美诗,<日耳曼人>和<莱茵河>》,,Gesamtausgabe,Band39Vittorio Klostermann, Frankfurt am Main,1980.
  • 7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提示Ⅰ与Ⅱ》,Gesamtausgabe,Band101.
  • 8[德]海德格尔.《专题研究班:黑格尔-谢林》,Gesamtausgabe,Band86.
  • 9[德]海德格尔.《专题研究班:莱布尼茨-康德》,Gesamtausgabe,Band84.
  • 10[德]海德格尔.《思考A》,Gesamtausgabe,Band94.

二级参考文献35

  • 1《早期作品》,全集第1卷,由F.-W.v.海尔曼编辑,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78年版,第59-188、17-43、189-411、413-433页.
  • 2全集第2卷,由F.-W.v.海尔曼编辑,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77年版.
  • 3《关于自己的出版物》,全集第82卷.
  • 4“现象学基本问题”,1927年马堡夏季学期讲座,全集第24卷,由F.-W.v.海尔曼编辑,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75年版.
  • 5《路标》,全集第9卷,由F.-W.v.海尔曼编辑,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76年版.
  • 6“西方哲学的开端(阿那克西曼德和巴门尼德)”,1932年弗莱堡夏季学期讲座,全集第35卷.
  • 7“尼采的形而上学在西方思想中的基本姿态:相同者的永恒回归”,1937年弗莱堡夏季学期讲座,全集第44卷,由马里翁·海因茨编辑,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86年版.
  • 8“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1930),载于《演讲》,全集第80卷.
  • 9“德国哲学的当代境遇和未来任务”,载于《谈话录》,全集第16卷.
  • 10“关于艺术品的起源”(1935),载于《演讲》,全集第80卷.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