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共和国前期哲学的话语方式——以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作为共和国前期哲学经典的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共和国前期的哲学,经过一系列演进,终于定位在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上。这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产物。
作者
张法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部
中华美学学会
出处
《东吴学术》
2011年第2期26-32,共7页
Soochow Academic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艾思奇
共和国
话语方式
哲学
前期
主编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韩树英.
艾思奇与第一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J]
.理论视野,2008(2):51-54.
被引量:6
2
(俄)米定(B.MarkMitin)撰,艾思奇,郑易里译.新哲学大纲[M]. 三联书店, 1949
共引文献
5
1
张法.
共和国前期四大哲学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确立[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2):134-146.
被引量:1
2
王亚琪,邓小林.
近十年来艾思奇的哲学思想研究综述[J]
.社科纵横,2011,26(9):122-125.
被引量:1
3
欧阳奇.
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互动[J]
.党的文献,2013(1):48-53.
被引量:9
4
姜喜咏.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
.理论学刊,2012(5):79-84.
被引量:3
5
杜军林,文科.
浅析《矛盾论》与《反杜林论》中关于“形而上学”思想的差异[J]
.理论观察,2013(11):15-16.
同被引文献
42
1
林建法,黄发有.
创作与批评的双向反思[J]
.山花,2005(6):131-137.
被引量:1
2
云光.
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教学新任务中的几个问题[J]
.教学与研究,1956(Z1):66-68.
被引量:2
3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教学大纲(草案)[J]
.教学与研究,1956(Z1):97-127.
被引量:1
4
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要点》的编写说明[J]
.教学与研究,1988(2):31-36.
被引量:1
5
本刊记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系列访谈之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逄锦聚教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8):4-7.
被引量:14
6
本刊记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访中宣部理论局局长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路建平[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1):11-13.
被引量:3
7
逄锦聚,沙健孙,吴树青,罗国杰,李景源,张永桃,陈祖武,何梓华,童庆炳.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启动三周年笔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6-14.
被引量:9
8
王尧.
一份杂志和一个人——《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序[J]
.作家,2006,0(8):114-115.
被引量:1
9
周立民.
林建法:中国当代文学的经营者[J]
.中华儿女,2001,0(6):60-61.
被引量:1
10
逄锦聚.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修订中的几个问题[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7-1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赵春玲.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建设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经验[J]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1(2):146-156.
被引量:2
2
黄平.
机制创新·人文视野·学术品性——《东吴学术》与学术期刊的革新[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4):183-188.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寿涛,张晓芳.
85方案《马克思主义原理》教材的理论贡献研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1):124-132.
2
课题组,郝志军,王鑫.
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三[J]
.教育研究,2022,43(3):4-14.
被引量:27
1
张小兰.
折磨人的椅子(外一篇)[J]
.岁月(原创),2009(11):45-46.
2
张法.
中国现代哲学在共和国前期的演进[J]
.东吴学术,2010(1):40-53.
3
陈先达.
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J]
.思想理论教育,1999(9):12-16.
被引量:2
4
蒋燕燕.
真希望年轻的艾思奇还在[J]
.博览群书,2011(3):121-128.
5
张法.
中国现代哲学语汇体系之语言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2):83-103.
被引量:3
6
杨耕.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形成、特征和缺陷[J]
.学术月刊,2012,44(7):30-39.
被引量:10
7
万茂福,何克让,武育香,刘帆.
浅谈关于矛盾同一性的问题[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7(1):41-48.
8
郦始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历史实际的有机结合——读孙叔平新著《中国哲学史稿》[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2,19(2):63-69.
9
张法.
哲学语汇在中国文化中的古今之变与当代更新[J]
.东吴学术,2012(1):5-15.
被引量:1
10
盖莉.
罗马共和国转型时期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启示[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0(1):72-74.
东吴学术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