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虽然当前化学农药仍占主导地位,但微生物农药具有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能保持生态自然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害虫和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性等诸多优点。本文就近年来一些微生物农药的种类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展望了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作者
陈明丽
于涵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10期1-2,共2页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关键词
微生物农药
研究
展望
分类号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84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1
袁志明,蔡全信,Andrup L,Eilenberg J,庞义.
苏云金芽胞杆菌肠毒素基因的PCR检测[J]
.微生物学报,2001,41(2):148-154.
被引量:17
2
强胜.
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概况[J]
.杂草科学,1996,14(2):11-14.
被引量:34
3
朱昌雄.我国微生物农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见:微生物农药及其产业化[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1-26.
4
施跃峰.
微生物杀虫剂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0,26(5):32-34.
被引量:63
5
邢来君.
真菌除草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真菌学报,1995,14(2):153-157.
被引量:13
6
李扬汉,张宗俭,王建书,冀玲惠.
有关真菌除草剂研究的进展[J]
.生物防治通报,1994,10(1):35-39.
被引量:51
7
刘志海,朱全让.鲁保一号菌[M].济南:济南科技出版社,1987:1-179.
8
高昭远,干静娥.
菟丝子的生物防除——“鲁保一号”的研究进展[J]
.生物防治通报,1992,8(4):173-175.
被引量:56
9
高昭远,干静娥,张立洁,高祥.
我国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防除杂草研究的回顾与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1995,11(1):31-34.
被引量:8
10
雷崧僧.
谈生物除草剂[J]
.农药,1991,30(6):30-30.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喻子牛,孙明,刘子铎,戴经元,陈亚华,喻凌,罗曦霞.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类及生物活性蛋白基因[J]
.中国生物防治,1996,12(2):85-89.
被引量:60
2
[1]Schnepf E,Chrickmore N,Van R J,et al.Microbiol Mol Biol Rev,1998,62:775~806.
3
[2]Feitelson J S,Payne J,Kim L.Bio/Technology,1992,10:271~275.
4
[3]Ash C,Farrow J A E,Wallbanks S.Lett Appl Microbiol,1992,13:202 ~ 206.
5
[4]Gonzales J M Jr,Brpwn B J,Carlton B C.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2,79:6951~6955.
6
[5]Jarrett P,Stephenson M.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0,56:1608~1614.
7
[6]Carlson C R,Kolsto A B.J Bacteriol,1993,195:1053~1060.
8
[7]Drobniewski F A.Clin Microbiol Rev,1993,6:553~557.
9
[8]Agata N,Ohta M,Arakawa Y.Microbiology,1995,141:983~988.
10
[9]Asano N,Nukumizy Y,Bando H,et al.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7,63:1054~1057.
共引文献
184
1
夏伟琦,夏铁骑,常慧萍.
微生物杀虫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41-141.
被引量:4
2
汤涛,李玉玲,周青平.
青海天然草地棘豆锈病的可利用性浅析[J]
.中国生物防治,2006,22(S1):185-189.
3
程亮,郭青云.
野燕麦3号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6):19-24.
4
杨叶,王兰英.
野茼蒿链格孢YTH-2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3):365-369.
被引量:2
5
朱秦,强胜.
胶孢炭疽菌株QZ-97a分生孢子货架期及对温度的耐受力[J]
.中国生物防治,2004,20(2):122-126.
被引量:2
6
王宏生.
应用生物除草剂防除高寒草地有害毒杂草的前景展望[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4):32-34.
被引量:1
7
林毅,关雄.
苏云金杆菌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和全长基因的扩增[J]
.生物技术,2004,14(4):1-2.
8
吴保峰,刁治民,熊亚.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
.青海草业,2004,13(2):34-39.
被引量:18
9
刘高强,王晓玲,周国英,魏美才.
微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J]
.食品科技,2004,29(9):1-3.
被引量:7
10
朱云枝,强胜.
马唐生防真菌弯孢霉(Curvularia sp.)菌株QZ-200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524-52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23
1
赵静,李刚,王保民,李召虎,何钟佩,田晓莉,段留生,殷俐娜,李季.
氯霉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5,15(1):56-59.
被引量:16
2
张余良,郭郢.
微生物农药应用研究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1996,2(4):32-35.
被引量:3
3
刘美,郭田,张琳,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c].2012中国国际农用化学品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农药科技与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29-34.
4
郑华英,徐福元,解春霞,等.微生物灭钉螺的初筛试验[C].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82-185.
5
乔康,姬小雪.微生物农药国内研究现状[C].第九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论文集,2009:224-227.
6
李明,刘新润,陶波.
生物保护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9):21-24.
被引量:12
7
张玉宝,李君剑.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4):152-153.
被引量:1
8
孙怀山.
微生物农药在我国开发应用情况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24-125.
被引量:6
9
杨光,孙长华,李东刚.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概况[J]
.化学工程师,2010,24(2):45-48.
被引量:6
10
熊新平,黄平,罗淼凯,李伟,陈茂生.
不同杀螺剂现场灭螺效果比较[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1):66-6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明,马启全,赵洪军,陶波,宋伟丰,翟喜海,潘亚清.
微生物源抗逆剂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47-49.
被引量:3
2
陈琳.
灭钉螺实施微生物和微生物农药杀除的机理分析[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10):15-1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祖永平,徐玲莉,焦梓洲,张忠亮,王欢,陶波.
生健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4(1):85-89.
被引量:2
2
千淋兆,龚明波,顾金刚,李世贵,汪强.
溶磷微生物菌剂对土壤营养元素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31(5):425-431.
被引量:29
3
陶波,张健,韩玉军,王小琴,乔禹欣,祖永平.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17,36(3):399-404.
被引量:3
1
李芳,杨建全,陈家骅.
蚜霉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福建农业科技,1995,26(3):21-22.
2
郭启飞,杨治平.
玉米锌营养研究概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166-168.
被引量:3
3
买向丽.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农业与技术,2014,34(5):139-139.
被引量:2
4
李荣德,董芙蓉,范祥云,徐恺,邱杰,徐扬,黄丽芬.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稻氮素基因表达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32.
5
赵玉庭,罗.
春玉米连作秋大豆初步研究与展望[J]
.四川农业科技,1994(4):8-9.
6
王晓燕.
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142-142.
被引量:4
7
李庆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稻氮素基因表达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22):30-31.
8
孟素梅.
玉米栽培新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
.农业工程技术,2016,36(29):49-49.
被引量:7
9
李金波,王利军.
玉米化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展望[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36):36-36.
10
卫新菊.
转基因小麦的研究与展望[J]
.小麦研究,2003,24(4):34-36.
现代化农业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