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被引量:1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40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即使能读中文者也感冷僻的杂志和一般读者不容易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我们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概貌。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新发现的珍宝。
出处 《科学文化评论》 2011年第4期27-44,共18页 Science & Cul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44

  • 1杨恒林,高白荷,杨品芳,李春富,李兴亮,张志勇.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实验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15(6):426-428. 被引量:8
  • 2杨恒林,杨品芳,李春富,李兴亮,李丽,杨沧江.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疟疾的疗效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17(2):87-89. 被引量:12
  • 3林世干,刘德全,卓开仁,张韵虹,胡玉銮,冯晓平,林翠芬.海南省乐东县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的敏感性测定[J].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707-1708. 被引量:10
  • 4刘德全,刘瑞君,张春勇,蔡贤铮,唐铣,杨恒林,杨品芳,董莹.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的现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6,14(1):37-41. 被引量:49
  • 5刘静明(LiuJM) 倪慕云(NiMY) 樊菊芬(FanJF) 屠呦呦(TuYY) 吴照华(WuZH) 吴毓林(WuYL) 周维善(ChouWS).化学学报,1979,37(2):129-141.
  • 6梁晓天(LiangXT) 于德泉(YuDQ) 吴伟良(WuWL) 等.化学学报,1979,37(3):215-230.
  • 7常山乙碱旱在40年代已经报道:Chou T Q. Fu F Y, Kao Y S.J. Am. Chem. Soc., 1948, 70: 1765-1767,有抗疟活性,但毒性也很突出,“523”任务期间进行了结构改造工作.
  • 8上海药物研究所(InstituteofMateriaMedica) 上海第十四制药厂(Shanghai14thPharmaceuticalPlant).化学学报,1975,33:23-33.
  • 9陈忡良(ChenZL) 朱大元(ZhuDY) 王洪成(WangHC) 黄宝山(HuangBS) 秦国伟(QinGW).化学学报,1978,36:35-41.
  • 10李良泉(LiLQ) 郑亚平(ZhengYP) 虞佩琳(YuPL) 李英(LiY) 盖元珠(GaiYZ) 王德生(WangDS) 陈一心(chenYX).化学学报,1978,36:43-48.

共引文献854

同被引文献216

引证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10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