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风始源于《内经》,风、火、痰、瘀、虚是其最基本的病理因素,而以痰瘀标实最为多见,肝肾阴血亏虚为其本;治疗仍以辨证施治为大法;恢复期配合针灸推拿、肢体功能锻炼、脑反射、高压氧治疗等康复手段,促进肌体功能康复;完善卒中单元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
作者
张秀胜
吴明华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医医院
出处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0期1354-1355,共2页
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中风/针灸疗法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管淑娟,高辉,宋山峰.
辨证论治中风[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6,8(3):47-47.
被引量:1
2
陈宝瑾,黄金阳,方邦江,周爽,季学清,耿赟.
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现状[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2004-2006.
被引量:12
3
武月萍,田金洲,时晶.
气血津精辨证论治中风[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270-271.
被引量:4
4
严宝剑.
临床脑梗死性中风病因病机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6):525-525.
被引量:11
5
辛国琴.
痰瘀同治缺血性中风89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4).
被引量:2
6
杨宁,过伟峰.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学术思想[J]
.北京中医,2007,26(12):775-77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赵勤,赵娴,孙涛,薛泉.
大秦艽汤治疗中风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2004,25(7):659-660.
被引量:8
2
周岳君,姚海清.
中风病因学探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24-26.
被引量:8
3
王玉民,程广书.
调理肺气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2005,26(2):187-188.
被引量:2
4
薛辉,周国琪.
刍议风药治疗中风[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1):16-17.
被引量:3
5
商洪才,张伯礼.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现状及中医药的前景和策略[J]
.天津中医药,2005,22(6):523-525.
被引量:12
6
张春红,卞金玲,石学敏.
石氏脑卒中单元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的效应[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140-141.
被引量:6
7
张丽玲,张刚,张丽萍.
张志钧从痰瘀论治中风的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4):229-230.
被引量:15
8
赵孔华,张沁园.
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机理探讨[J]
.河南中医,2006,26(7):7-9.
被引量:21
9
周仲瑛.
论瘀热[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273-276.
被引量:112
10
秦润笋,赵子龙.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56-1457.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40
1
许立,蒋宝平,过伟峰,周玲玲,吴勉华,方泰惠.
凉血化瘀方对瘀热证脑缺血大鼠炎症和凝血功能相关分子物质的影响[J]
.江苏中医药,2009,41(9):73-74.
被引量:2
2
肖奕,张崇泉.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因病机及中医治法临床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1):106-108.
被引量:2
3
王泽明,张嗣兰.
血栓性浅静脉炎与痰瘀相关学说的认知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38-840.
被引量:6
4
王嘉麟,王玉来,郭蓉娟,张允岭,刘文娜.
浅谈中风病急性期热毒的辨识[J]
.中医杂志,2011,52(9):740-743.
被引量:16
5
官凤云,张艳秋,钱丽莲.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中风患者的护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926-1927.
被引量:3
6
刘莹莹,张元兴.
中风急性期中医治疗概述[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207-209.
被引量:5
7
赵文博,赵瑞成,张崇泉,李志,袁华,龙驹.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2,18(2):90-92.
被引量:15
8
郭会军,高尚社,杨建宇,李扬.
中医治疗脑梗死简述[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3):112-117.
被引量:6
9
袁华,张崇泉,赵瑞成.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概况[J]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58-159.
10
吴明华,张秀胜.
自拟通脑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220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0):2003-200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30.
2
孟宪庆.关于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药物使用的几点看法[J].陕西中医,1988,9(09):421.
3
杨云芳,白雪.
中风病的中医药防治优势[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85-87.
被引量:5
4
许玉皎.
中风病名分析及现代中风病诊断[J]
.中医药导报,2011,17(5):6-8.
被引量:17
5
赵文博,赵瑞成,张崇泉,李志,袁华,龙驹.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进展[J]
.中医药导报,2012,18(2):90-92.
被引量:15
6
刘新胜,崔书克.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2,32(1):129-131.
被引量:25
7
李永清.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61-6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亚祥.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108例[J]
.陕西中医,2012,33(10):1384-1384.
被引量:5
2
覃著平.
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临床切入点与优势探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82-18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松林.
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5):61-63.
被引量:4
2
张卓铭.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7,18(4):61-62.
3
王亚军.
补阳还五汤在中风中的应用[J]
.中国处方药,2018,16(2):13-14.
4
徐丽红,吴海科.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8,45(5):999-1001.
被引量:11
5
冯玉华.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0(5):1496-1497.
被引量:15
1
李贻泽,辜雪娟.
“肩三针”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肩周炎(附36例报告)[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0(1):64-65.
被引量:5
2
石新燕,李小生.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13,34(7):877-878.
被引量:21
3
李林虹,周国平,刘小卫,张衡生.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96-98.
被引量:38
4
庞军,雷龙鸣.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83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6):1010-1011.
5
许丽.
小儿脑瘫的手法治疗[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54-54.
6
痴呆[J]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26(6):723-724.
7
徐东娥.
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方法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95-95.
8
张学山,李聪智.
针刺治疗中风十要[J]
.针灸临床杂志,1992,8(6):5-5.
被引量:2
9
张洪波,常乐军.
地黄饮子汤配合脑反射治疗老年痴呆症68例临床观察[J]
.现代康复,1999,3(8):955-956.
被引量:6
10
陈文,梁云花,麦英金,唐海玉,谌朝霞.
药物配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顽固性失眠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38-239.
被引量:1
陕西中医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