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政策议程研究的代表理论及其评析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的质疑和批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摈弃那种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认为在区分事实——价值的基础上依靠理性选择就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决策结果的片面认识,继而选择了一种非理性主义的研究道路。由于受行为主义思潮影响,研究者陆续将视角从抽象描述转移到实证分析上来,一改过去那种演绎式的理论建构思路,更多地偏向于运用定量化的方法对政策过程特定阶段上的具体问题进行归纳式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强大现实解释力的分析框架。受此影响,政策议程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理论模型的梳理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探索体现我国政策议程创建过程一般规律的分析框架。
作者 刘伟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2,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课题"科学发展观与政府决策能力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6BZZ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Roger W, Cobb and Charles D. Elder.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 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 2nd ed [M]. Baltimore: Johne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3, p.85.
  • 2[美]詹姆斯·E·安德森 唐亮译.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23.
  • 3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发行,1999,28-35.
  • 4[美】罗伯特·贝尔赫.新世界启示,录[M】.台北:正中书局.2004.
  • 5[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6[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 7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5(3):30-40.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19

  • 1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 被引量:606
  • 2严强.社会转型历程与政策范式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07(5):86-92. 被引量:31
  • 3曾令发.政策溪流:议程设立的多源流分析——约翰·W.金登的政策理论述评[J].理论探讨,2007(3):136-139. 被引量:99
  • 4魏宾.中国正在走向社会政策时代[N].北京日报,2005-04-11(17).
  • 5[美]罗杰·W.科布.比较政治过程的议程制定.美国政治学评论,1976,(70):126-138.
  • 6[1][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M].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7[1]LASSWELL H D.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M].NewYork:American 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1971:63.
  • 8[2]SMITH J,HANK C,SABATIER P A.The Study of the PublicPolicy Process[M] 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An AdvocyCoalition Approach.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3.
  • 9[3][加]迈克尔·豪利特,[澳]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雷晓宁,李香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239.
  • 10[4]JOHN P.Analysing Public Policy[M].Wellington:Wellington House,1988.

共引文献138

同被引文献79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