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诠释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命题的研究。当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都是以哲学主体性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展开的,这种片面的研究方法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种典型异化形态。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异化形态向科学形态回归,就必须实现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主体间性转向。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的体现,更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的指引。
作者 邢海晶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共4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之关系研究>(编号:10BKS063)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编号:SKSZ201103) 四川大学2008年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被引量:147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4.《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 6《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页,第413页.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9徐承英.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5):125-129. 被引量:6
  • 10[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0页.

二级参考文献15

  • 1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 2袁文艺.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往关系[J].求实,2006(4):74-75. 被引量:4
  • 3[德]黑格尔著,苗力田译.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 4[德]艾克曼著,洪天富译.歌德谈话录[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2:372.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 9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 10张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

共引文献6910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